番外第5章 诱导幼帝(2 / 2)

慈禧在储秀宫翻阅《仁宗算学御纂》,发现书页间夹着片算理布——暗红色布纹上的「火德」符号,竟与同治帝新学的西洋星图重叠。她忽然想起咸丰朝的「正字令」血案,摸向腕间的琉璃算筹链,「算」字齿轮珠下,隐约露出半枚「铁」字暗纹。(注:《仁宗算学御纂》呼应前文穿越者在嘉庆朝编纂的《保甲算术简编》,强化设定连贯性)

大寒前夜,同治帝在李鸿章陪同下彩排冬至祭天仪式。青铜算筹筒里的「正」字微雕算筹被换成西洋铜筹,筹面刻着蒸汽船与差分机图案,却在阳光照射下显出血色纹路——那是用抗磁砂混合鲸蜡绘制的「火德」符号,遇热即现。

「这是英国女王陛下的赠礼,」威妥玛俯身时,袖口露出与李鸿章怀表同款的「忍」字微雕,「愿中英算理如齿轮咬合,永世相契。」同治帝突然指着铜筹上的蒸汽船图案:「船底刻的不是英文,是『铁锚』二字的拆笔!」

祭天当日,天坛圜丘坛的黄幔后,小顺用算理布蒙住西洋测景仪镜头。布面上的莲蓬图案遇水汽显形,实际是用「显影米浆」绘制的矿脉图——每粒米渍对应一处藏砂点,待阳光晒干后便无影无踪。李鸿章看着同治帝腰间晃动的莲蓬算珠串,忽然想起胡林翼说过的「民心如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掌心的汗竟让怀表内的「忍」字微雕泛起微光。

正月初一前夜,养心殿暖阁的炭盆烧得正旺。同治帝将莲蓬算珠串与西洋齿轮盒并排摆在炕桌,忽然问李鸿章:「为什么洋人算具总爱用磁石,咱们的莲蓬却能漂在水上?」

李鸿章叩首时,瞥见窗外雪地有黑影闪过——那是铁锚堂匠人留下的「算理足迹」:左三行脚印深三寸,右五行浅一寸,暗指「三五一十五」的矿脉深度。威妥玛使团进献的「算理八音盒」突然走调,齿轮间掉出半片算理布,上面用米汤绣着「算理在民间」的字样,遇热显形时已被同治帝攥在手心。

慈禧站在廊下看雪,琉璃算筹链上的「算」字齿轮珠不知何时换成了莲蓬造型。双喜禀报国库新到的西洋算具清单,她却盯着雪地上的脚印——左三右五的排列,恰似铁锚堂「铁」字暗纹的变形。「让内务府给皇上多做些莲蓬荷包,」她呵着暖炉轻笑,「洋人送的齿轮,到底不如咱们的莲子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