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107章 胡林翼逝(2 / 2)

五更天,安庆大营接到胡林翼病重的急报。曾国藩望着窗外残月,摸出胡林翼送的「江汉算筹」——筹身「利国福民」四字已被磨去,露出李鸿章「去刻纹、挂商标」的新政刻痕。他忽然想起胡林翼信中所言:「洋商算具如糖衣炮弹,甜了官僚的嘴,炸了咱的漕运网。」如今算筹犹在,算策已乱,汉口粮库的大火,烧的正是大清算学盲目西化的荒唐。

上海的李鸿章捏着汉口粮库爆炸的密报,算筹在「美华利」商标上划出深痕。幕僚低语:「事发当日,『美华利』号恰在汉口卸货......」「够了!」李鸿章摔算筹于地,露出底面「正心」二字微雕——那是匠人私藏的传统刻纹,被他强令磨去后又悄悄刻回。他忽然想起胡林翼的「算学即经济学」,此刻却只能对着蒸汽算筹机苦笑:洋人用商标盖住算理,咱的匠人却在齿轮里藏「正」字,这算学西化,究竟是自强,还是自毁?

咸丰八年八月初一,胡林翼病逝于武昌。临终前,他让人将「江汉算筹」投入长江,算筹在江心转了三圈,露出被火灼的「工」字暗码与洋商「泰隆」商标并列的诡异纹路。曾国藩在安庆设灵堂,捧着胡林翼的《漕运算策遗稿》,见扉页贴着半张洋商广告,「精准算具,童叟无欺」的字样下,是汉口粮库爆炸的隐语算码。李鸿章则在上海致祭,蒸汽算筹机打出「流水不腐,算理长存」的纸带,却在「理」字笔画里,藏着匠人偷刻的「正」字钩划。

肃顺在京城接到胡林翼的死讯时,正在批阅僧王的《算学留洋扩展折》。他望着折子里「准旗人匠人一并留洋」的条文,忽然想起胡林翼算策里的西洋石棉——那不是技术失误,是洋人算准了大清「师夷长技」的急切。「陈孚恩,」他将胡林翼的漕运图递给幕僚,「告诉僧王,留洋匠人需带《九章算术》出海,别让洋人瞧扁了咱的算理。」

晨雾中的长江上,胡林翼的算筹随波漂向大海。算筹上的洋商商标已被江水磨去大半,「工」字暗码却愈发清晰。远处,僧王的留洋船队鸣笛启航,船头「正心」龙旗与洋商「米字旗」并列飘扬;近处,汉口匠人在粮库废墟上熔铸新算具,炉中既有闽江砂,也有洋人齿轮残片,火焰舔舐间,「正」字刻纹与洋商徽记在铜液里若隐若现,恰似大清算学在传统与西化间的痛苦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