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82章 土洋中西(2 / 2)

「不好!他们用竹簧算码!」幕僚话音未落,一枚混着铁砂的竹制炮弹击中甲板,炸开的蜂蜡溅入齿轮缝隙,彻底卡死了炮架转动轴。

酉时,石达开站在汀江断桥边,望着败退的湘军船队露出苦笑。此战虽胜,太平军却付出惨痛代价:一半竹炮因膛压过高炸膛,算学吏伤亡三分之一,缴获的洋铁消耗殆尽。他捡起一枚湘军的「度算」算筹残片,反面竟刻着「中西合璧」四字,与老陈的「火纹算珠」形成刺目对比。

「翼王,」亲兵呈上缴获的湘军《弹道计算表》,纸页间夹着容闳的英文手迹,「他们的蒸汽炮虽强,却离不开洋人图纸。」

石达开摸着算表上的微积分公式,突然想起天京「算学天枢府」的藏书阁——那里曾有《几何原本》的完整译本,如今却只剩断壁残垣。他将算表塞进竹筒,沉入汀江:「传令下去,把算筹刻进竹筒,让江水带咱们的算理去更远的地方。」

亥时,曾国藩在安庆收到战报,盯着地图上汀江沿岸的「竹簧算码」标记出神。左宗棠的密信随竹簧传来:「翼王用竹炮破蒸汽船,恰似以算筹敌齿轮,虽险胜却难持久。」

他摸出怀表,表链上的「度算」算筹已被磨得光滑,突然明白太平军的局限——没有稳定的钢铁来源,没有系统的算学教育,仅凭缴获的零星技术,终究是竹篮打水。而湘军呢?依赖洋人图纸的「土洋结合」,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脆弱?

江风掠过赣闽山地,石达开的竹制算筹与曾国藩的黄铜算尺隔江对峙。前者刻着《考工记》的千年智慧,后者嵌着麻省理工的现代公式,却都在湿热的江雾中蒙上一层水汽。算学的战场,从来不是工具的优劣,而是文明在碰撞中能否长出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