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9章 匠术歧途(2 / 2)

暮色漫过破庙时,匠人们用断墙残砖垒起篝火台。王师傅搬来存了半年的粟米秸秆,张婶贡献出最后一块火绒,老铜匠熔了半枚废铁锚,在篝火台刻下第一朵火焰纹。李匠人将铁仙会的铁锚纹布带拧成灯芯,浸入从松脂里熬出的油膏,当火焰腾起时,布带上的\"锚\"字被烧得蜷曲,露出底下被覆盖的\"匠\"字笔画。

\"看!\"染布坊赵娘子指着火焰,算筹在火光中投出的影子竟像展翅的凤凰,\"这是咱们的篝火纹!\"匠人们纷纷掏出算筹,在火光照映下刻下火焰图腾:有的刻在竹筹顶端,有的刻在木柄侧面,火光跃动间,百枚算筹组成的火焰阵在断墙上投下巨影,仿佛要将夜幕烧出个缺口。

这一夜,流民营的破庙亮起了第一堆篝火。李匠人用烧红的算筹在墙上刻下盟规:\"篝火所照,匠人不孤;筹火虽微,可暖千屋。\"篝火余烬里,铁仙会的铸铁算筹渐渐失去冷光,而匠人们手中的竹筹被火烤得发暖,刻着火焰纹的一端还冒着松脂香。远处的湘江上,铁仙会的漕船正驶入衡州水门,船上的精铜算筹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却照不亮流民营里此起彼伏的鼾声——篝火盟的匠人枕着算筹入睡,梦中是漫山遍野的篝火,每堆火上都架着用算筹烤热的粗面饼。

篝火盟成立了。没有官印批文,没有锦绣旗幡,只有一堆永不熄灭的火,和一群在火光中刻算筹的手。当黎明的雾霭漫过破庙,李匠人拾起半块烧剩的铁锚,将它敲进篝火台中央——此刻,铁锚不再是权贵的象征,而是篝火盟的第一根桩子,深深扎进匠人世代耕耘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