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第25章 八旗复态(1 / 2)

道光六年春分,紫禁城御花园的梨花落在咸安宫朱漆柱上,像极了去年宗室宴会上飞溅的酒沫。二十四岁的宗室载锡斜倚太湖石,用镶宝石的竹筹挑开鸟笼门——这竹筹原是江南工匠用于丈量布帛的量具,经匠人改制为玩物,筹身刻着《诗经》注疏的残句。“户部的老学究们都去啃账本了?”他对着跟班挑眉,金丝雀扑棱着衔走珊瑚糖,“铜筹熔了便熔了,咱这竹筹可是祖宗传的雅趣。”

咸福宫内,道光帝望着宗人府新呈的《宗室月禄请领表》,“世袭罔替”的朱批下,月禄耗银比去年激增四成。案头《八旗生计改革诏》的残稿被春风掀起,露出去年冬月“禁铜筹不禁旧制”的朱批——先帝“以数治国”的理想终究敌不过“以孝治天下”的祖训。他用象牙镇纸压住新奏的《积分弛禁疏》,镇纸边缘的云纹已被磨成光面,那是嘉庆朝铜筹的旧纹样。

“皇上,肃亲王府送来了春猎宴帖。”随侍太监捧着鎏金请柬,边缘嵌着松涛阁旧藏的铜片熔铸的云纹——铜筹虽毁,余料却成了贵族攀比的谈资。道光捏开请柬,满篇“弓马娴熟”“诗礼传家”的谀辞间,夹着半片竹筹残屑——那是载锡命匠人将算学吏的旧账本磨成纸浆,再混入竹纤维特制的“雅玩”。他想起去年腊月算学吏巴图被弹劾“以数乱政”时,载锡曾用鎏金铜片炫耀,如今铜片尽熔,竹筹却成了宗室标榜“风流雅致”的符号。

卯时,镇国将军永璂踢翻银库账桌时,户部书吏陈三泰袖口滑落半张纸条,上有“丙戌页三”的密写——这是算学吏遗民以《康熙字典》页码传递的宗室禄米虚增数据。陈三泰弯腰捡拾时,瞥见永璂腰间竹筹刻着《千字文》“金生丽水”,恰对应字典中“金”部第八页——那页藏着嘉庆朝铜筹计量的禄米标准。他想起昨日漕帮船工传来的密信:“盐丁竹筐刻度已按‘水则十三式’改良,可抵木尺丈量。”

巳时,绵志随《康熙字典》修订官名录进入乾清宫,袖中藏着用字典部首编号加密的《宗室用度密报》。“近日校勘《户部则例》旧典,”他轻叩案头典籍,“发现圣祖朝宗室月禄‘以铜筹核计,岁支银不过百万’,此乃‘禄’字部所藏旧档揭示。”道光帝翻开字典“禄”部,见页脚朱批“康熙二十三年,禄米按田亩核算,每丁岁支三石”——实则是算学吏用“木字边加三笔为杉,杉音同三”的拆字法,暗藏当前宗室用度超支三倍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