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民生辨色(2 / 2)

次日,宣化府张贴出“旗民分治细则”,黄纸边缘印着“数据房监造”的火漆印。汉民发现,租种旗地可用“垦殖积分”抵扣租金,旗人则能坐收租银,还可凭积分换匠人学堂名额。富察明阿的铁匠铺前排起长队,都是来领“旗民田赋尺”的。

数据房内,李煌正在调整热力图,宣化府的红色区域边缘泛起黄色——那是“分治进行中”的过渡色。嘉庆帝望着图上的变化,忽然对陈阿福说:“给宣化的匠人多发两尺护辫布,那里风大,别让辫梢卷进犁铧。”这细节让陈阿福感动,皇帝连匠人安全都记在心里。

黄昏,嘉庆帝路过宣化城门,看见几个旗人在拆“禁止汉人租种旗地”的旧碑。一个老旗兵摸着新立的“旗民分治碑”,上面刻着算学公式:“地租=土地肥力x垦殖积分x四成”。“大爷,看得懂吗?”嘉庆帝笑问。老旗兵挠头:“看不懂,但知道租给汉人,俺每年能多领两斗米。”

雪开始化了,露出土地的黄褐色。嘉庆帝望着远处翻耕的田地,富察明阿的短辫在田间晃动,像一面小小的旗帜。他知道,这场分治不是终点,而是“数据治世”的一次阵痛——当算盘能平衡旗民利益,当积分能衡量土地价值,那些曾被视为不可触碰的祖制,正在算学公式中悄然蜕变。

“李煌,”他忽然道,“在匠人学堂加门课,就叫‘旗民协作’,教旗人学汉民的农耕,汉民学旗人的骑射——算盘算得出土地肥力,也算得出人心向背。”

李煌记录时,注意到皇帝袖口的明黄缎子磨出了毛边——这位新君,早已将自己的龙袍,穿成了治世的工装。而宣化府的热力图上,那点倔强的红色,正在算盘的暖阳下,渐渐染上希望的黄色。

这一晚,数据房的吏员们在“旗民分治成效表”上记下第一笔:纠纷减少两成,垦荒面积增加一成五。嘉庆帝摸着案头的《天工开物·乃粒》残卷,忽然轻笑——当粮食产量开始用算盘计算,当土地价值被数据量化,所谓“民生”,便不再是空洞的奏章,而是每一寸土地上,正在生长的、带着体温的希望。

雪水渗入土地,富察明阿的铁匠铺传来新的锤声,那节奏,与数据房的算珠声,渐渐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