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是为了某某某去做某某某,这样的话她或许还会好接受一点,没其他原因,只是因为话题和她有关,她对此有感。
爱一个人到底是理性还是感性,是觉得自己爱这个人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还是因为自己爱这个人,所以才爱这个人。
如果理性大于感性,那么她要去担负别人无法担负的东西,这一观点也就成立,也就不存在什么迷茫。
如果感性大于理性,那么她为什么要去担负起这些,和自己有关吗,还是说和自己根本没有关系,自己要不要……,迷茫也就此诞生。
显然,艾琳是感性的,她现在很迷茫,她清楚的记得,艾薇尔向龙神索要秘宝是为了自己,而龙族的秘宝就代表着龙神,代表着打败人神,代表着她将拔出勇者的剑,讨伐魔王。
这么看来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就是获得报酬支付劳动的一个交易过程嘛,可就是因为这个交易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才造就了困扰。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为了未来工作,父母供养我们读书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工作,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可如果深入去讲,又有几人可以理得清楚。
为什么读书,这里可不能只说一句为了工作,工作,到底是怎样的工作,未来,多久的未来,斩不断,理还乱,这些都是青少年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并不是因为它太过复杂,而是它并没有在当下出现,它是虚的。
对未来的迷茫,放大来讲就是对未知的恐惧,消息的不全面,自身情况的不理想,看不见的未来,得不到反馈的过去,这并不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可以理清楚的。
有人说,光有一腔热血不就够了,只管往前,不问因果,无所畏惧。
是,是这样,这也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由来,换做是艾琳还在憧憬冒险者的那段时间里,或许她可以很快的想清楚,可以立马下定决心拯救世界,可现在终究是现在。
年少时期的目光狭隘可以称之为热血,年少时期的无知可以称之为热血,狭隘的目光和知识的短见统合起来就是选择的减少,少年没有选择的机会,但他们有试错的机会。
转移事件,奴隶生涯,政败逃亡,雪山冒险……等一系列事件,早就耗光了她的热血,见识得越多就越是感觉自己的渺小,或者这么说,她胆怯了。
虽然不明显,但还是可以感觉得到,迷茫,无非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之一,因为自信的人往往一副虽千万人,吾往已的即视感。
迷茫,主观意义上的迷茫,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承受起这份责任,又或者是她承受起这件事情过后,会怎样,而客观意义上的迷茫则是她做这件事的意义从客观上迷糊。
……
神玉,神明的力量来源,而龙族秘宝则是相当于将神明的力量分散过后的封印。
……
[为什么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