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个时候要想全身而退也是不可能的了,毕竟义军这边大多数都是步兵。一旦面对骑兵大规模的后退,就等于是将自己的后方交到了骑兵的手中。
蒙古人这一次有备而来,前后两方的骑兵加起来已经有十万之众,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北方义军的正规军人数。
这样一来,猎人与猎物的角色瞬间就转变了。
一开始的时候,义军还有点抵抗力。毕竟再怎么说,义军的正规部队也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他们有着和金人与蒙古人作战的经验,比起朝廷的正规军来说,战斗力还要强上一头。
但是他们面对的是蒙古骑兵,虽然在这种道路上,蒙古骑兵的优势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展开,但是骑兵打步兵还是占据着先天优势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义军的八万正规军,外加五万辅兵,最后只剩下了三万正规军和一万辅兵逃了出去,剩下的全部被蒙古军队歼灭。
这一次的损失,对于义军来说,是他们自从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
义军虽然对外宣称拥兵五十万,但是这五十万之中的水分太大,至少有一半以上都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军队。
大多数都是一些投靠义军的地方百姓组成的民间队伍,能够称得上正规军的不足二十万。
就是一些负责后勤和粮草物资运输的辅兵,也都是从这些地方百姓当中挑选出来的,能够投入到战斗之中的也同样不足半数。
也就是说,义军的正规军接近二十万,辅兵十万出头,就算这些部队全部都投入战场之中,总共也就能够拉出一支三十多万人的军队。
仅仅是这一次,就被蒙古人射击消灭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力量,这对义军来说,完全能够称得上是一次重创。
而蒙古人这边的损失仅仅只是一万多人,接近十比一的战损比例,差距不可谓不大。
这里面不仅仅有蒙古人投入的基本上全部都是骑兵的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人和义军这一次战斗的人数并不比义军少。
以骑兵打步兵,而且又在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之下,义军这边没有全军覆没,已经算是了不起了。
这一场战斗过后,那十来万蒙古骑兵并没有停下脚步,直接冲入了义军的地盘,以雷霆万钧之势连续攻占下了十来座城池,直接将义军之前收取的战果打掉了接近三分之一。
如果不是这支蒙古骑兵携带的攻城器械不多,义军这边的损失远远不止这些。
由于蒙古人这一次的战略安排太过突然,义军这边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义军这边组织起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御,并且对这支蒙古骑兵队伍进行重点袭击的时候,蒙古人进攻的脚步这才缓慢下来。
直至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之后,蒙古人果断撤军,大量的蒙古军队开往南方地区。
蒙古人的这场作战策略采用的是闪电突击战,仅仅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义军在这一场战役之中,损失很大,不仅仅丢掉了十几座城池,而且也被蒙古军队打掉了将近一半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