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石崇在官场的庇护势力消退之际,孙秀有了靠山,因为之前一直垂涎绿珠的美貌,现在刚好自己权势升天的时候,就动了抢绿珠的主意。
当时使者来到石崇家里,说孙秀要取美人归,石崇没有反应过来,叫了一排的美女,让使者挑选,没想到使者却说:“这些婢妾确实个个都艳绝无双,让人看后垂涎三尺,但今天小人受命来要的是绿珠,不知道哪一个是?只要绿珠,其它的都不行,还望石大人交出来,不要难为我们,我们好尽快回去交差”。
石崇听了以后,勃然大怒,气急败坏的说道:“绿珠是我今生的最爱,你们想要把她带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难道连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了吗,赶紧滚回去,不识好歹的东西,有多远滚多远”。
使者听后并未生气,说道:“石大人,您博古通今,历史上的事情您比我熟,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现在的情形,不是我给您摆谱,您也是今日不同往日了,做决定之前我劝您还是再好好思考一下,三思啊。”
石崇也自知他现在是今非昔比,应该审时度势,但是,在这么一个使者年前他也丢不起这个面子,一时间也不可能向对方屈服,于是还是坚持不给,并把使者恶狠狠的赶了出去。
使者也是回报后立即报告孙秀,不仅添油加醋,还火上加油,说是石崇根本不把大人放在眼里,自己在石崇家所受的屈辱和责骂都是为了帮大人要绿珠啊,还要大人为自己做主,不要饶了嚣张的石崇。
孙秀听了之后,勃然大怒,立即上书奏请劝赵王要诛杀石崇。此时的石崇也早已明白自己的处境,虽然他也明白,自己当下的遭遇不是绿珠这一件事情的影响,但是,人在穷途末路之时,总有很多的抱怨,不吐不快,
石崇在使者走了以后,一直闷闷不乐,金谷园里也没有了昔日的莺歌燕舞,管乐丝竹。绿珠是很会体察上意的人,她过来安慰石崇,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不愿意把你交出去,而得罪了孙秀,让他有了致我于死地的理由啊,因为你太漂亮了,我不给他也会因此获罪啊。”
绿珠听后,内心百般的思索,她骨子里也是一个烈女,是因为欣赏石崇的才华才跟他而来,并非因为石崇的富有。本来以为石崇能够明白自己对他的无尽爱意,没想到,最后还是以埋怨收场。
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坚决,也为了让石崇看到自己的决心,绿珠流泪说道:“臣妾愿意以死来报答您对我的恩情,我死了,您也就不会有事了,他们也不会再因我而难为您了,我们来生再见吧。”
话一说完,就转身从楼上跳了下去下,等石崇反应过来想阻止已经是来不及了,就这样,绿珠毅然决然的殉情了。
最后,虽然绿珠已经死了,但石崇仍没有逃脱性命被杀的命运,不久以后,他也被乱兵杀于东市,临死前他说:“你们这些人,还不是为了贪我的钱财,贪我养的妻妾,做出这样的事来,真的好吗?直接跟我说就行了,小人,都是小人”。说着说着,石崇不禁破口大骂起来。
当时押解他并负责杀他的人听了以后,并没有发怒,而是反问道说:“石大人,你既知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所谓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浪必打之,这些道理你学富五车,还用我们教给你吗?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早些把家财散了,做点好事?你为什么不少养点歌姬舞姬供大家享乐引起别人的妒忌和羡慕?”
其实石崇的死,早已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结果,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诸多的祸根。早在当年,石崇在荆州当官时为了发财,派人杀死过路客商,以此卑劣手段来大肆敛财,岂能不遭报应?以及后来他在举办的宴会上无缘无故地就斩杀劝酒的美人,拿人命当儿戏,这样的冷血的人,本身的性命又有什么值钱的?
古语说得好:“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石崇动不动就杀人,甚至以杀人为乐,多行不义必自毙,石崇的死可谓自食其果。
只不过,石崇的死恰好也凸显了绿珠的刚烈,虽然她的刚烈没有得到石崇对等的回应,也是一种错付,但是,绿珠为了自己的主见而毫不犹豫的甚至是牺牲来保全,无不让人扼腕痛惜。真乃当今一大烈女子,为保全自己的气节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成全!
多年之后,写下了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唐代着名诗人杜牧,路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咏春吊古之作《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内心想到的依然是绿珠的刚正不阿。
接着说回人性。从古至今,有一条颠扑不灭的铁律,那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通人性者的世界;权和钱都会变化,唯独人性不变,亘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