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兴国盯着被村民们团团围在正中央的董华,心里头纳闷极了。
“咋回事?这臭小子前两天不是还自己个挖冬笋卖给刘贵么?怎么突然向全村人收这些玩意儿了?”
“哼!我看肯定有问题!”
刘小红狐疑地皱着眉头。
“这小子的葫芦里不知道卖的什么药,咱们也挖点冬笋,明天上大成家看看到底什么个情况!”
董兴国两掌一拍,神情有些激动。
“我也这么想的!媳妇儿,咱俩想一块儿去了!反正他的价格跟刘贵那小子差不多,卖谁不是卖?谁给钱就卖谁!”
刘小红一巴掌拍向董兴国的脑袋,顺带白了他一眼。
“真不知道该你说傻还是什么!你还惦记着刘贵呢?那小子不可能再来买咱们的东西了!”
董兴国幽怨地看着刘小红,不敢说话了。
倒是村民们一个个激动得很,围着董华和刘伟问个不停,显然都想趁着这段时间里多挣点钱过个肥年。
“董家二小子,那,那我们东西要是挖多了,你,你会不会拿不出钱来?”
“东西挖过来以后我们是送到村委会来还是直接送到大成家呢?”
“这不会骗人吧?”
……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提着问,董华都一一笑着回答,好不容易才让村民们都能放心大胆去干。
八点出头的模样,晒谷场上的村民就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更有人夸张到一回家就立马拿上工具,打着手电到山上挖冬笋。
当董华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时,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些村民实在是有些夸张了。
冬笋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也不会跑,完全用不着大晚上就冒着危险跑到山上去挖。
刘伟无奈地摇头。
“哎!他们就是这个性子,一旦有挣钱的路子就争先恐后的!要是没点好处,求爷爷告奶奶都不会搭理你!”
董华深有体会。
第一次领着手工活回来让村里人帮忙做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回事。
第二天正好就是回收外发出去的手工钉珠花边的日子。
两件事正好赶在一块了,董华一个人自然是忙不过来的。
他索性让董明和董小燕帮着回收花边,然后给女同志们结账,自己则是负责接收村民们挖过来的冬笋和松露。
他提前准备好了大磅秤放在院子里,只要来了人,看过东西后往上一放,过了称,就可以拿钱走人。
村民周树清来得最早,七点多就已经在门外候着了,愣是冒着寒风在外头等到八点钟。
董大成七点多出门的时候瞧见自家门口站着个人,愣了愣。
“老,老周?你咋那么早就来了?”
再一低头,瞧见两个竹筐里装着满满当当的冬笋,估摸着能有二三十斤的模样。
挖这么多冬笋出来,起码得好几个小时。
现在八点都不到,周树清就已经带着东西来了,那岂不是....岂不是四五点,天还黑着的时候就开始到山上挖了?
周树清挠挠头,挤出一抹憨厚朴实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