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回,话说在隋末那风云激荡、天下大乱的年代,各方豪杰并起,逐鹿中原。其中,河北明州的夏明王窦建德,乃是隋末三大起义主力之一,与河南的瓦岗军、江淮的杜伏威势力成鼎足之势。窦建德出身贫寒,却心怀壮志,为人仗义疏财,在河北一带颇得民心。他率领着起义军,攻城略地,屡败隋军,势力不断壮大。
这一日,窦建德正在帅帐中与一众将领商议军机大事。帐内气氛严肃,众人围坐在一张长桌前,桌上摊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旗帜和标记,标明了各方势力的分布和军事部署。窦建德站在地图前,神色凝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说道:“如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瓦岗军在李密的带领下,势力强盛,与隋军在河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杜伏威在江淮一带也发展迅猛。而我们,虽在河北有了一定的根基,但想要成就大业,还需不断壮大实力,招揽人才。”
正说着,一名士兵匆匆走进帐内,单膝跪地,高声报道:“启禀大王,前方有消息传来,苏定方将军求见!”窦建德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连忙说道:“快请!快请苏将军进来!”
苏定方,字烈,本是冀州武邑人。他自幼骁勇善战,胆识过人,十五岁时便随父亲苏邕征战,多次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苏定方投奔了窦建德的起义军,因其武艺高强、谋略出众,深受窦建德的器重。
不一会儿,苏定方大步走进帅帐。他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身着一身黑色的铠甲,腰间佩着一柄锋利的长剑,剑鞘上镶嵌着几颗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苏定方走到窦建德面前,拱手行礼,说道:“末将苏定方,参见大王!”窦建德连忙上前,双手扶起苏定方,笑着说道:“苏将军,你可算回来了!此次出征,辛苦了!”苏定方微微一笑,说道:“为大王效力,是末将的职责所在,谈不上辛苦。”
众人分宾主落座后,窦建德问道:“苏将军,此次出征,战果如何?”苏定方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一处标记,说道:“回禀大王,末将此次出征,按照大王的部署,成功攻克了河间郡。隋军在我们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我们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马匹,还收编了不少隋军士兵。如今,河间郡已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窦建德听后,十分高兴,连连点头,说道:“好!好!苏将军果然不负本王的期望,立下了大功!”
随后,苏定方又向窦建德详细汇报了此次出征的经过和遇到的一些问题。窦建德认真倾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两人就军事战略、军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商议完军事之事后,窦建德话题一转,说道:“苏将军,如今我们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想要长久地立足下去,还需争取民心。你对此有何看法?”苏定方沉思片刻,说道:“大王所言极是。民心者,得天下之根本。依末将之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争取民心。”
“首先,我们要严明军纪,禁止士兵扰民。每到一处,都要约束好士兵,不得抢夺百姓的财物,不得欺压百姓。只有让百姓感受到我们的军队是一支仁义之师,他们才会支持我们。”苏定方说着,目光坚定地看着窦建德。窦建德微微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