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与高慧英小夫妻俩杀了江淹之后,回到信都郡。在郡中,苏定方精心挑选了几匹良驹,又购置了不少路上所需的干粮、水囊等物。他与高慧英一同来到岳父高雅贤的府中,此时的高雅贤,正在庭院中练剑,一招一式虽不见凌厉的杀伐之气,却尽显沉稳老辣。
见苏定方夫妇进来,高雅贤收剑入鞘,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定方,你们来了。”苏定方上前一步,恭敬说道:“岳父大人,此次我与慧英杀了江淹,虽为百姓除了一害,可也担心会有麻烦,特来向您辞行,准备护送母亲回武邑县苏家庄暂避风头。”高雅贤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理解与支持:“也好,你们一路多加小心。到了苏家庄,先不要轻举妄动,等风头过了再说。”
苏定方夫妇告别高雅贤后,便快马加鞭赶回苏府。苏夫人早已在府中焦急等待,见儿子儿媳归来,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三人稍作收拾,便踏上了回苏家庄的路途。一路上,苏定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有追兵出现。好在一路顺利,他们很快便回到了苏家庄。苏家庄依旧宁静祥和,苏定方将母亲安置好后,便与高慧英在庄中住了下来,平日里深居简出,只等风波平息。
而此时,在遥远的洛阳城,大业天子杨广正雄心勃勃地谋划着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下令征调三十万大军,准备讨伐高句丽。这道旨意一下,整个洛阳城都忙碌了起来。士兵们忙着集结、训练,后勤人员则忙着筹备粮草、兵器等物资。
数日后,在洛阳城的一座别院中,风尘三侠——三原李靖李道爷、虬髯客张炳张二爷、红拂女张初尘张道爷,正与铁枪大帅来护儿在聊天。来护儿身着一身戎装,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军人的英气。
李靖手持羽扇,轻轻摇着,说道:“来大帅,此次天子亲征高句丽,想必定能扬我大隋国威。”来护儿哈哈一笑:“李道爷所言极是。只是这行军打仗,人才至关重要。”虬髯客张炳接口道:“不错,我等也该为此次出征出份力。”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天使官匆匆走进来,高声喊道:“来老将军,天子有旨,请您即刻入宫,商议随军出征之事。”来护儿连忙起身,整了整衣冠,恭敬地接旨。
待天使官离去后,李靖沉思片刻,说道:“来大帅这一去,军中之事恐怕更加繁忙。我看不如趁此机会,为他举荐几位人才。”张炳和张初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靖接着说:“我那二徒弟苏烈苏定方,武艺高强,且智谋过人,若能随军出征,定能立下战功。”张炳也不甘示弱:“我徒弟罗士信,天生神力,勇猛无比,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我推举他一同出征。”张初尘微笑着说:“我那关门老徒弟高慧英,也就是苏定方的妻子,巾帼不让须眉,她若随夫出征,定能助苏定方一臂之力。”
来护儿听了,心中大喜,连连点头:“三位所荐之人,皆是人中豪杰,我定当向天子举荐。”
于是,李靖三人决定启程赶往信都关,一来向苏定方等人传达随军出征的消息,二来也想亲自送他们一程。三人一路快马加鞭,不几日便来到了信都郡。
他们来到高雅贤的府中,却得知苏定方已杀了江淹回武邑县了。高雅贤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将苏定方离开后的情况详细告知。李靖三人听后,不禁对苏定方的果敢和勇气赞赏有加。
高雅贤亲自将李靖三人送出信都关,三人又马不停蹄地赶了三日路,终于来到了武邑县苏家庄的苏府。
此时的苏府,一片宁静。苏定方正与高慧英在庭院中练习剑术,二人配合默契,剑招凌厉。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苏定方停下手中剑,示意高慧英去开门。
高慧英打开门,看到李靖三人站在门外,先是一愣,随即惊喜地喊道:“师父、大师伯、二师伯,你们怎么来了?”苏定方听到喊声,也快步走了出来,看到三位长辈,连忙跪地行礼:“徒儿拜见师父、二师叔、三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