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老抠胤禛觉得他的钱够用。
他规定府里的份例,是为了给康熙留个刻板印象。
作死能打消康熙的忌惮,节俭自律能提升胤禛在康熙心里的印象分。
所以节俭的形象要继续保持下去。
胤禛手中本就有不少钱,银票这种东西收藏起来到了下个世界用不了,所以胤禟拿来的三十万两银票他是真的无处花。
前面拉了胤禟,胤禛不至于为了些用不出去的银票推开人。
帮助胤禟,是为了让他将来替他干活,怎能让他送点银票就逃脱将来成为苦力的命运。
胤禟:“皇阿玛那里我会另备一份,你为我得罪了整个朝堂,该拿一份。”
胤禛:“你想多了,在你这事出来之前,朝堂上的人就没哪个是我没得罪过。”
胤禟直接将银票塞他手里:“不管了,反正这钱你必须收,我走了。”
这人塞了钱就火烧屁股的走了。
胤禛拿着厚厚的钱票甩了甩,瞬间有了主意。
第二天上朝,胤禛第一个站出来上奏:“皇阿玛,臣有本奏。”
一众大臣心中一紧,这位祖宗每次上奏,最少有几个人倒下,今天的倒霉鬼是哪几位?
各位大臣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最近做的事有没有哪件惹到胤禛了。
康熙:“准奏。”
胤禛:“皇阿玛,据儿臣了解,很多地方除了官道外便再无其他好走点的路,行人多不有便。”
“九贝子胤禟昨天捐了三十万两银子到户部,按照往常修官道的费用来计算,应最少能修条六百里的路。”
“儿臣恳请皇阿玛同意修路,并用九贝子的名字来命名。”
胤禟恍恍惚惚,三十万两银子是送给四哥的钱,怎能用来修路呢?还是以他的名义做的,这钱不是白送了吗?
其他人转头看向胤禟,心里暗骂他狡诈,这路真要修出来,不只天下人会记住他的名字,后世凡是走上这条道的人,都会知道他这个人。
索额图看了一眼胤礽,站出队:“皇上,奴才认为修路可行,只是九贝子身份尊贵,他的名字若是从百姓口中出来,对他未免有些不尊敬。”
钱有了,反对修路不可行,那便从路名入手。
只要不是用胤禟的名字来做路名,他的声望在民间便不会提升起来。
胤禛:“索大人此言差矣,其实用胤禟的名字来命名不过是抛砖引玉之举。”
“修路乃是造福后代之事,所有走上这条路的人,都会记住修路者的名字,死后依然有他们的身后名流传下去。”
“我大清有钱之人不在少数,若是知道有此扬名之事,说不定有人愿意捐钱出来修路,如此一来,大清处处是官道,出行便利,岂不是大好事?”
康熙沉吟道:“人的名,树的影,风吹扬花远扬名,一个好的名声不易得,如今出些钱就能换来百世芳名,为何不做?”
名声与政治利益、文化传统、社会地位及家族荣誉紧密相连,有多少人为了图个好名声,活活将自己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