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查账(1 / 2)

陈大喜是通州人。

通州隶属京城,是大明的漕运和仓储重地,宫里的用度基本都是从这里运来的。

在通州之下有三河、宝坻、武清、漷县四个县。

自打从南京迁都到京城以后。

这四个县,在京城周围的二十四个州县,是能排在前十的富饶县。

哪怕到现在这四个县也是富饶县。

但这四个富饶县已经没有百姓的土地了,土地全部集中在那一小部分的人手里。

第一部分就是太监。

因为离京城比较近,很多从宫里出来的太监就会选择在这里买地养老。

幻想着有一天宫里突然传来消息再度复出,听诏待用。

第二部分是官员的。

第三部分就是读书人的。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若贤人君子既贵其身,而复役其家,则君子、野人无所分别,非劝士待贤之道......

自那以后,秀才,举人这样的读书人就不用交税。

秀才享有四十亩免税赋,而举人享有四百亩免税赋。

明太祖朱元璋的本意其实是好的。

让读书人更好的读书,国家有更多的人才可以用。

结果被下面的人玩坏了。

村里出来了个举人,大家都不想缴税。

于是乎大家都把自己家的地以“学田”得名义赠给村里的举人。

等收成以后给点好处皆大欢喜。

虽然成了佃户,但不用交税了,种多少收多少就是自己的。

而且这举人还是自己村里的,算是知根知底。

俗称挂靠。

所以,到最后一个村的田都在一个人名下。

所有人都是举人的佃户,田税是免了,可人心也易变。

陈大喜家原来就有十亩土地,挂在自己村里的一个老举人的名下。

可随着近几年天灾不断,粮食减产……

老举人忽然就不认账了。

这些自愿捐献土地的百姓突然就没了土地。

就算有青天大老爷给你做主,白纸黑字加画押。

包拯来了都要说句抱歉。

陈大喜他爹不服,以死来要挟,想要回自己的土地。

结果他是死了,土地依旧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听陈大喜讲完他为什么成为流民,余令长吐一口气。

听陈大喜讲,余令觉得比看范进中举还刺激。

“老举人不是不认账吧!”

陈大喜点了点头,继续道:“他种不了这么多地。

所以,他就把这些地卖给了那些宫里出来养老的太监,还有官员,半卖半送,给他的儿子买官!”

“好好活着!”

“我会好好地活着,等我长大,我一定会去杀了他!”

余令想些说什么安慰他,可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一旦有人振臂一呼……

月光下,两个人坐在门槛上。

个子矮的想着这世道怎么这么难,个子高的想着快些长大,回去给父亲报仇。

家里多了两口人,突然就热闹了起来。

余令也在这个时候“失宠了”,厨娘现在有了新的倾诉对象。

接下来的日子余员外就真的忙了起来。

大清早出门,天黑透了才回来,连洗漱都懒得洗,倒头就睡。

每当这个时候,余令就会进正房。

亲自帮余员外洗脸,洗脚,给他盖好被子后才吹灯悄声的离开。

天亮的时候,余员外望着那一颗都不少的一袋子碎银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越发觉得满意。

他不是在试探余令。

而是他打小就听说过一句话,“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他知道余令的过往,他怕余令会改不掉这个习惯。

只要余令伸手拿了钱,他就会把余令吊起来打,直到他改变这个习惯。

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余令的日子突然变得有规律了起来。

早晨跟着王秀才读书识字,完成先生安排的课业后余令就会去铺子里。

“直接落笔后是笔尖在上,要用笔腹使毛笔挫着写,这叫侧锋行笔。

如果你一上来就这么写,那么你写的字就会长毛。”

余令点了点头。

他终于知道自己的毛笔字长刺的原因了。

“所以,你要记着,要用中锋行笔,落笔后笔尖不动,手腕向前,向上,笔锋就会顶起,然后换面,再下压!”

王秀才望着余令落笔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道:

“观察你的笔,当你发现每一个笔毫和行笔方向一致的时候就可以写了!”

见余令真的领悟了,王秀才看向余令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块美玉。

得英才而育之,实乃人间乐事也。

“逆锋行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记住这十六个字,什么时候彻底明白了,你的字就算登堂入室了!”

“知道了先生!”

望着秀才离开,余令头一次觉得这人挺可爱的。

字练完了,下午的时间就独属于余令了。

余令每日的下午安排就是背着闷闷去外面走走,多见人,多见人说话。

她现在的这个状态很吓人。

四岁的孩子正是说话最多的时候,她总是不说话。

这习惯可不好,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带着她出去走,去见识。

余令找了一个篓子,不大不小,闷闷刚好可以坐在里面。

穷人的孩子果然早当家,小肥用驴子吃的草料搓了两根草绳。

开始的时候余令就在门口转,宅子周围转。

等周围混熟了以后,余令和小肥就轮换班带着她走更远的地方。

等到了五月,余令和小肥已经能够自主的前往屋舍和铺子之间。

三条街道而已,并不算太远的路程。

“少东家,今日又来了,是来监督我们的么?”

余令朝着铺子里的跑腿魏十三笑了笑没说话。

这人的情况余大伯讲过,他在家里排老幺,上头还有十二个兄弟姐妹。

可这十二个兄弟姐妹被他爹卖了九个。

这九个人里面有七个是他的姐姐。

他排行十三,就叫魏十三。

是掌柜张有为拉进铺子里来的。

掌柜张有为踢了魏十三一脚,陪着笑道:

“少东家,这小子耍嘴皮子习惯了,你就别跟他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