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皇阿玛,儿子觉得二哥说的对,四哥那时明明是个皇子,每餐只有两荤一素一汤,衣服破了补补又拿出来穿。”
“外面条件好点的人家日子过得都比四哥好,谁家皇子过成他这样?”
胤禟后面真成了理番院尚书,与他国谈判时强势的很。
如今到了康熙面前,也是敢想敢说。
胤?:“皇阿玛,儿子当初可怜四哥,给他钱想让他的日子过得宽裕些,他转头就将钱充入了户部。”
“四哥会钻钱眼里,也是你当初给他留下的心里阴影太大,您那时的户部要是多些钱,四哥也就不会愁没钱用,以至于养成斤斤计较的性子。”
胤禛在潜邸时节俭的很,胤?觉得他一心办差,没时间赚钱,私底下递了一万两银票给他,想让他过过好日子。
不成想,他的钱最后进了国库。
胤禛的日子原先是怎样,后面还是怎样。
胤?花钱大手大脚,一万两银子是他攒了好久才攒下来的。
胤禛将钱送进了国库,气得胤?跟胤禛打起了冷战,
当然,这是胤?自己认为的。
胤禛每天忙得脚不停,哪会注意到他的小情绪呀。
最终还是胤?心大,没有继续与胤禛赌气下去。
但每每想到这事,胤?心里依然不高兴。
自从他听到胤礽有一次说胤禛会养成这种性子,全是康熙的锅后,胤?就将这事怪到了康熙头上。
这次终于有机会为自己失去的一万两银子讨回公道了。
胤禛收到胤?的钱时,还没上位,立的节俭人设不能变,必须得保持,便将一万两银子以胤?的名义捐款到了户部。
康熙气得快要跳起来,明明是来讨伐胤禛的,怎么到了最后,全成了他的错?
康熙:“你们这群不孝子,朕是你们的皇阿玛,有你们这么说话的吗?”
努尔哈赤:“玄烨,不要动气,你那时的国库虽然空了些,但养出来的儿子个个都不错,足以弥补这点不足。”
康熙憋气:“老祖,国库空虚一事不能全赖在我头上,我上位时才八岁,内忧外患,处处都要钱。”
“皇阿玛留下来的钱不多,我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的先填着,哪有机会填满国库。”
顺治喊冤:“我也不想让你这么早上位,那不是天不遂人愿嘛。”
康熙:“什么天不遂人愿,还不是女色害人,皇阿玛在这方面就该跟儿子和胤禛学学。儿子后宫几百人,从未偏宠任何一人。”
“胤禛更是按位份规定伺候次数,主位以下一月一次,嫔位到贵妃一月两次,皇后一月三次。三十五岁以后不用伺候。”
“胤禛给每个人都排了伺候顺序,实实在在的做到了雨露均沾,没有偏宠任何一个人。”
康熙的妃嫔是所有大清皇帝中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