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狗的娘踉踉跄跄着扑到马车前,头巾滑落露出斑白的头发,当即挽留道:“大人,清丰在你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就突然离开呢?”
她身后跟着几个孩童,手里捧着陶罐,罐口飘出炒粟米的焦香——那是他们攒了半月的口粮。他们奶声奶气道:“大人,你不要走,好不好?”
苏娃儿听到外面的声音,紧张的心情这才放松下来,紧握衣角的手也松开了,不知是感受身受还是怎么的,她忽然湿了眼眶。
百姓们越聚越多,竟有百余人从晨雾中涌出,有人背着装满粟米的麻袋,有人举着写有“留杨大人”的木牌,字迹被霜水洇得模糊,却依然能看清“青天”“护民”等字眼。
李十三颤抖着打开布包,里面是双新纳的布鞋,鞋底用粟米秸秆编出“平安”字样,他颤抖着道:“大人,这是俺们的心意,您穿着它,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俺们的。”
另一辆马车内,王朴看着眼前百姓们自发组成的人墙,忽然轻声自言自语道:“这才是真正的‘十里长街送清官’。”
杨骏喉头一紧,他也没能想到竟然会在这里有这么多的百姓等着他,刚才在清丰城下的时候,王朴的话,着实让他的心中一凉,但他并未在意,如今的情况下,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怎能不感动?
杨骏跃上一块石头,声音混着晨雾散开,当即喊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多谢大家的美意,我杨某此番去澶州,是为了让更多百姓能吃饱饭,让清丰的官仓粮道更通畅!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杨骏站在石头上,望着眼前霜雾中攒动的人头,忽然想起初到清丰时,这里的百姓面黄肌瘦,连秋种的粮食都得通过青苗法进行租借。而如今,他们眼中有光,手中有粮,怀里还揣着对未来的期许。
李二狗的娘抹着眼泪,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用油纸仔细包着的炒粟米,油纸边缘还沾着细密的霜花:“大人,这是新炒的,您路上吃,别饿着……”
与此同时,在她的身后,有不少人也伸出手来,官道上已堆了不少百姓送的物什:粟米饼、炒花生、蜜饯、平安符,还有用红绳系着的田间野花。杨骏望着这些带着体温的礼物,忽然觉得它们比任何官印都更重,因为每一样都沉甸甸地装着百姓的心意。
“该走了。”
马车内一直未出声的王朴,此刻轻声提醒,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杨骏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带着清丰百姓的厚厚心意,杨骏大手一挥向着前面离去,在场的百姓们见状自动让开道路,却又追着马车走了半里地,直到官道转弯,那片沐浴在阳光下刚种的麦田,被镀上了一层璀璨金黄,仿佛是来年丰收的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