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孩子钟情于诗词文章、笔墨丹青,眼中满是对文学艺术的痴迷,他便广邀名师大儒,为其讲解经史子集,传授诗词格律、书法绘画技巧。在书香四溢的书房里,孩子们聆听着先生的教诲,诵读经典,挥毫泼墨,从诗词的平仄韵律中感受古人的才情,从丹青的勾勒渲染中抒发内心的豪情,培养文学素养与艺术气质,为家族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保家族团结一心,韦小宝殚精竭虑,设立了严格而又饱含温情的家训。家训开篇明义,强调家族成员血脉相连,无论身处何方、境遇如何,都当以家族荣耀为重,守望相助,绝不允许内部倾轧、争权夺利之事发生。其中既有对长辈孝顺恭敬的要求,“百善孝为先”,教导晚辈侍奉高堂要尽心尽力,晨省昏定,让长辈颐养天年;也有对晚辈友爱谦逊的期许,兄弟姐妹间要和和睦睦,相互扶持,切不可恃才傲物,争强好胜;既有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同舟共济的劝勉,当家族遭遇风雨,要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如遇灾荒,开仓赈济,共度难关;也有在顺境时戒骄戒躁、回馈家族的叮嘱,发达之后,不可忘本,兴办族学,培养人才,让家族长盛不衰。
在他的悉心培育下,韦家后人茁壮成长,各地分支开枝散叶,渐次繁荣。家族产业蓬勃发展,从沿海的航运、贸易,庞大的商船队扬帆四海,将中华特产远销海外,又带回异域珍宝;到内陆的农庄、工坊,肥沃的田野上稻穗飘香,工坊里技艺精湛,韦家的商号声名远扬,所营货品精良,诚信待客,积累了雄厚的家底;从政子弟清正廉洁,政绩斐然,在朝堂上为百姓发声,弹劾奸佞,为家族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文人墨客辈出,他们的诗词、画作传颂一时,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中,常能听到韦家子弟的佳作,为家族添了不少文化底蕴。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韦家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了大清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历经风雨洗礼,家族团结如磐石,传承的力量源源不断,延续着韦家的传奇,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谈及,皆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