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个简陋的鱼摊在市场角落支了起来。白天,郭雅琴守着摊位,从一开始的笨嘴拙舌,到后来能熟练地向顾客介绍海鱼的鲜美;小奶娃则穿梭于翡翠岛与太原之间,每次回来,他的口袋里都装满了还在吐泡泡的海鱼。晚上收摊后,两人蜷缩在市场管理处的屋檐下,清点着一天的收入。郭雅琴数着皱巴巴的钞票,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半个月后的一个清晨,市场管理员老王踱步到鱼摊前,上下打量着郭雅琴:\"姑娘,你这生意不错啊。想不想租个固定摊位?\"郭雅琴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可一想到租金,又泄了气。小奶娃却凑到老王耳边,神秘兮兮地说了几句。老王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行!看在这娃娃的面子上,给你们打个折!\"
有了固定摊位,生意越发红火。郭雅琴开始主动出击,她借来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新鲜海鱼,挨家挨户地拜访工厂食堂、饭店后厨。记得第一次去国营饭店谈合作时,郭雅琴在饭店门口徘徊了半个多小时,才鼓起勇气走进去。面对采购经理的质疑,她红着脸当场杀了一条海鱼,雪白的鱼肉和浓郁的鲜香,终于打动了对方。
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当太钢的钢材市场里,郭雅琴握着厚厚一沓钞票,站在堆积如山的钢管前时,手还在微微颤抖。\"老板,这些钢管...能不能便宜点?\"她小心翼翼地问道。钢材店老板瞥了眼她身后空荡荡的三轮车,嗤笑道:\"就你?能买多少?\"
小奶娃突然从她身后探出头,奶声奶气地说:\"我们要五百根!\"老板愣住了,上下打量着这对奇怪的组合。郭雅琴咬咬牙,将钞票拍在柜台上:\"现金结账!\"老板的态度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忙不迭地帮忙挑选最好的钢材。
在机床厂,郭雅琴对着琳琅满目的车床、铣床犯了难。她哪里懂得这些机器的好坏?小奶娃却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本破旧的机械手册,有模有样地对照着参数。\"就这台!\"小奶娃指着一台铣床,\"功率大,还省油!\"老板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小孩,连连摇头:\"这娃娃,比我这个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还懂行!\"
将钢材和设备装到小奶娃的空间里时,郭雅琴累得瘫坐在地上。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这时,小奶娃爬到她身边,轻声问道:\"姐姐,你真的要跟我们回去吗?\"
郭雅琴沉默良久,想起军工厂里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想起自己在这个时代早已无依无靠。她转头看向小奶娃,又想起永革、美丽雅阁他们,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回去吧。那边...还有我的家人们。\"
当她们带着满载希望的物资重新出现在鬼见愁时,整个山寨都沸腾了。刘老鬼举着旱烟袋笑得直咳嗽,烟锅里的火星溅到了胡须上都浑然不觉;陈阿牛的老婆们围着设备叽叽喳喳,像一群欢快的喜鹊;永革紧紧握住郭雅琴的手,眼中满是欣慰。山风掠过崭新的钢材,发出嗡嗡的鸣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