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萧宇言辞激烈,但反对者依然不肯罢休。他们甚至联名上书皇帝,要求废除科举制度。皇帝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也开始有些动摇:“萧将军,此事反对之声众多,朕担心强行推行,会引发朝堂动荡。”
萧宇心中一紧,但他知道此时绝不能放弃。他向皇帝详细阐述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成功案例,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陛下,科举制度能够广纳人才,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国家的实力。如今朝堂上的反对之声,皆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而非为国家着想。若因他们的反对就放弃,新政将难以推行,国家也难有长远发展。”
皇帝沉思良久,最终被萧宇的坚定和远见所打动:“萧将军,朕信你,科举制度按计划推行。但你也要注意平衡各方关系,尽量减少阻力。”
在地方官员监督方面,新政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然而,这些监察官员在执行任务时,却遭到了地方官员的百般阻挠。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公然对抗监察,拒不配合调查,还威胁监察官员的人身安全。
萧宇得知后,勃然大怒。他派遣了一支由精锐士兵组成的队伍,陪同监察官员前往各地,对那些违法乱纪、对抗监察的官员进行严厉查处。一时间,官场风气为之一振,许多官员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新政的推行也逐渐走上正轨。
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斗争和努力,新政终于在重重阻力下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初见成效,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市场秩序得到了规范,商业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选拔出了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官员,为朝廷带来了新的活力;官场风气得到了净化,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萧宇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新政的全面实施和巩固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孙权等人也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未来,朝堂上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危机等待着他。但他早已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他都将坚定不移地守护新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