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想方设法,种粮就要种好粮(1 / 2)

所以杜庭此行来房家洼,也有取经的意思。

论开荒,房家洼绝对有话说,毕竟是他们带得头,今年也在开荒地里收成了第一批粮食。

见问到这个,老刘头便有话说了,他把开荒地的土壤条件,干湿程度,肥沃程度等等仔仔细细地说来,又根据房家洼芦苇滩地的实际情况,将大豆和麻套种改善土地的方法说了出来。

杜庭一边听,一边记着,一边又感慨老百姓们的种田智慧。

这一说,就说了大半天,最后杜庭说准备从房家洼买一些粮种回去。

因为房家洼今年不用交粮税,又算是丰收年,所以应该家家户户都有不少余粮。

刘家自然同意县令的打算,至于其余人家,刘树一去问,村长石大就直接帮他们答应了。

无他,这是县令大人亲自来买的,而且县令大人刚帮房家洼解决了一个潜在的大麻烦。这点小事,简直是无足挂齿。

别说从他们村买粮种了,就是现在派他们出去帮忙买,他都会带着村里的劳动力连夜出去。

刘小冬听了半天,觉得光用当河县或府城的本地粮食做种子,也不能算事,就建议杜庭让商队从更远的地,比如江南,云阳府,川阳府,庆阳府,或更远的南地买种子。

这种本地的种子一直都在种,虽然这么久的种植经验,对于当地的气候土壤水等环境适宜良好,但产量固定,若是跟更远地区的混种,说不定能优选出一些杂交的高产的粮食来。

说罢这些,刘小冬让刘树把今年他跟王冬粮两人挑选水稻种的事情说了出来。

杜庭听说刘树跟自家小舅子王冬粮俩人准备搞什么杂交稻,稀奇得不得了。

这个“杂交稻”听起来倒是个新鲜词,于是就让刘树把这个原理说了一遍。

刘树将自己做的那些事一一说出来,杜庭听得津津有味之余又不得不赞叹,房家洼人的脑子到底都是吃什么长得。

这些事情,他们都是怎么想起来做的呢?

刘树笑笑说道:“主要是今年大家卖柿柿饼得了些钱,都想吃大米饭,又考虑到水稻的产量问题,就打算瞎眼猫碰死耗子来试试看。”

这话是刘小冬一开始让他做时就交待好的,以后无论谁问题,都这么说,当然,这个“无论谁”除了本县县官,本府府官以及皇城官外,其余人一概不算。

毕竟粮食真的增产了,官府会自动上报,到时候上级或京中派人来核实,就会事无巨细地问你细节,你不提前做好应对,到时候把她这么个女娃儿暴露出来就不好交待了。

刘小冬可不想出名,她只想当个隐在背后的富贵闲人,等到寿终正寝后回到自己的时代去。

杜庭听完大为触动,当即命杜元杉和杜贞念两人和他一起写信,准备寄往各府各地他的那些熟识得同僚和好友,要写当地的粮种来。

刘小冬便趁热打铁,让他们多要些除水稻和麦子之外的各种种子。

杜庭无有不应,写到最后,见要了这么多种类的良种,便改要为买,同时还准备给各家都送去一些当河县的特产。

当河县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特产,蜡烛,柿饼,卤鸭,鹅块,腐乳,变蛋,甚至羽绒服。

你就说你要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