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倭奴岛战役7(1 / 2)

文鸯、桓颢和夏侯宇等诸位将领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狂风骤雨一般席卷了整个本州岛。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取得胜利,更是为了让从皇家兵学院毕业的莘莘学子们得到充分的锻炼与磨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并没有亲自参与每一场战斗的指挥,而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统筹全局。他们将军队细分为若干个小队,并将具体的作战任务交给那些充满朝气与激情的兵学院学子们去执行。这样一来,既能给予年轻人们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又能让他们在实战中积累宝贵的经验。

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原因有二。其一,倭奴联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他们不仅缺乏有效的战术配合,甚至连像样的武器装备都没有几件。面对这样的对手,年轻的将士们完全有能力应对自如。其二,正如古人所言:“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注定是属于年轻人的舞台。因此,培养新一代优秀的将领早已成为魏国传承已久的优良传统。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有利的形势下,仍然有一些将领因为轻视敌人而贸然前进,导致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对于这些犯下错误的将领,自然不能姑息纵容。早在出征之前,主帅杜预就曾三令五申地强调过军纪的重要性。所以,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军令,必定会按照军法严肃处理。虽说这些人的过错尚未严重到需要处以极刑,但相应的惩罚却是必不可少的,以警示众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因此,此时此刻位于本州前线的诸位将领们才会那么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他们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战场局势,手中令旗挥舞得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另一些将领则身先士卒地冲入敌阵之中,左右拼杀,勇猛无比,每一次挥刀都能带起一串血花。

这些将领之间的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他们相互呼应、协同作战,将大军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大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势不可挡,一路横冲直撞,所过之处敌人纷纷溃败。

反观倭奴联军这边,情况却截然不同。这支联军本来就是由各个势力仓促间拼凑而成的,其组织十分松散,缺乏统一的指挥和有效的协调。在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时,他们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尽管一开始他们占据着人数优势,但当他们遭遇武器精良且纪律严明的魏军时,结局便早已注定。双方刚刚一接触,仅仅只是一个短暂的碰撞,倭奴联军那脆弱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他们惊恐万分,立刻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散奔逃。

而魏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绝佳机会,他们士气大振,乘胜追击,对那些逃窜的倭奴联军展开了毫不留情的追杀。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染红了大地,仿佛一幅惨烈的地狱图景。

随着倭奴联军在前线遭遇了一连串沉重打击,他们的后方阵线也开始土崩瓦解,溃败之势如决堤之水般一发不可收拾。面对如此战局,不可避免地,一部分倭奴联军士兵心生怯意,选择放下武器,举手投降。然而,魏军对待这些投降者的态度异常坚决——绝不接受!只见魏军士卒们个个手持锋利的大刀,面无表情地冲进敌阵,毫不留情地挥刀猛砍。一时间,战场上血光四溅,惨不忍睹。残肢断臂和一颗颗头颅不时被强大的力量抛向空中,然后又重重地摔落在地,仿佛一场血腥的噩梦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