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罗马] 提比略 - 1(2 / 2)

公元前32年,年仅九岁的提比略在罗马演讲台(rostra)上为其生父发表悼词。

公元前29年,提比略与养父盖乌斯·屋大维一起乘坐凯旋战车,共同庆祝在阿克提乌姆战役(Actium)中战胜安东尼(Antony)和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

公元前23年,皇帝奥古斯都病重,其可能的死亡威胁着罗马世界再度陷入内战之中。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在这一时期,关于奥古斯都继承人的问题变得尤为紧迫。

虽然奥古斯都似乎暗示马库斯·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marcus Vipsanius Agrippa)和马尔凯卢斯(marcellus)将继承其地位,但继承问题的模糊性成为奥古斯都的主要难题。

为此,一系列潜在继承人似乎被选中,其中包括提比略和他的弟弟德鲁苏斯(drusus)。

公元前24年,年仅十七岁的提比略在奥古斯都的指导下进入政界,获得了财务官(quaestor)的职位,并被授予了在法定年龄前五年竞选裁判官(praetor)和执政官(consul)的权利。

德鲁苏斯也获得了类似的优待。

---

不久之后,提比略(tiberius)开始以辩护人的身份出现在法庭上,他对希腊修辞学的兴趣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公元前20年,提比略前往东方,与奥古斯都(Augustus)会合。

当时,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曾在公元前53年的卡莱战役(battle of carrhae)中从马库斯·李锡尼乌斯·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的军团手中夺取了军团的军旗,又分别在公元前40年从德西迪乌斯·萨克萨(decidius Saxa)手中、以及在公元前36年从马克·安东尼(mark Antony)手中夺取了军旗。

经过与帕提亚国王弗拉特四世(phraates IV)的谈判,奥古斯都、提比略,或者两人共同努力,将这些军旗归还罗马。

随后,提比略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进入亚美尼亚(Armenia),目的可能是将其确立为罗马的附庸国,并消除其对罗马-帕提亚边界的威胁。

最终,奥古斯都达成了一项妥协方案,军旗归还罗马,而亚美尼亚则维持在罗马和帕提亚之间的中立地位。

提比略娶了维普萨尼娅·阿格里皮娜(Vipsania Agrippina),她是奥古斯都的挚友兼着名将领马库斯·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marcus Vipsanius Agrippa)的女儿。

提比略被任命为裁判官(praetor),并带领军团协助其弟德鲁苏斯(drusus)在西方的军事行动。

当德鲁苏斯的部队集中于纳博讷高卢(Gallia Narbonensis)和日耳曼边境时,提比略则在阿尔卑斯山和外高卢(transalpine Gaul)作战,征服了雷蒂亚(Raetia)。

公元前15年,他发现了多瑙河(danube)的源头,并很快确定了其中游的弯曲地带。

不久之后,他返回罗马,并于公元前13年被任命为执政官(consul)。

大约在同一时间,他的儿子德鲁苏斯·尤利乌斯·凯撒(drusus Julius caesar)出生。

公元前12年,阿格里帕的去世提升了提比略和德鲁苏斯在继承问题上的地位。

在奥古斯都的要求下,提比略于公元前11年与维普萨尼娅离婚,改娶奥古斯都的女儿、阿格里帕的遗孀尤利娅(Julia the Elder)。

提比略对此非常不情愿,因为尤利娅在婚姻期间曾向他示好,而提比略与维普萨尼娅的婚姻十分幸福。

提比略与尤利娅的新婚生活起初还算愉快,但很快恶化。

根据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的记载,当提比略再次见到维普萨尼娅时,他追随她回家,哭着请求她的原谅。

不久之后,提比略与奥古斯都会面,采取措施确保他不会再见到维普萨尼娅。

提比略继续受到奥古斯都的提拔。

在阿格里帕于公元前12年去世,以及其弟德鲁苏斯于公元前9年去世后,提比略似乎成为了继承皇位的明确人选。

同年,他在潘诺尼亚(pannonia)和日耳曼尼亚(Germania)获得军事任务,这些地区对奥古斯都的政策至关重要且局势极为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