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也心生诧异,今日这小武怎么了,对待这何足道这般客气,平时里他可没这么热心?
一旁的何足道心中暗想:但既已来到此处,成败与否,他都得面对。
心中又存着一丝侥幸,或许是自己此前从未向郭襄表白过爱意,才让她印象不够深刻。
倘若今日大胆表露心声,说不定她会接受呢。当下,何足道不再扭捏,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大胆说道:
“郭姑娘,自上次华山论剑得见姑娘风采,何某便对姑娘的武功、英姿和相貌倾心不已。回到昆仑山后,日夜思念,难以忘怀。闲暇之余,特为姑娘谱写一曲,以表思念之情。”
郭襄被何足道这突如其来的表白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她细细想来,竟从未真正留意过此人,没想到他竟暗恋自己如此之久,掐指一算,已有好几年了,而且还为自己如此用心地谱写曲子。
郭襄心中不禁有些感动,自己从小到大,还从未被异性如此表白过。
此刻,被一个陌生男子这般直白地表达爱意,她顿时脸颊绯红,羞涩之意涌上心头,如天边那一抹绚丽的晚霞。
然而,在她心中,始终住着一人,便是姐夫杨过。眼前的何足道,虽说相貌堂堂,武功也不差,但终究不是自己心仪之人,谈不上喜欢。
可转念一想,人家不远万里而来,倘若就这样生硬拒绝,似乎不够大方得体,也显得自己太过无礼。
想到此处,郭襄轻声说道:
“本姑娘多谢何大侠的深情厚意,郭某心中感激不尽。何大侠为我谱曲,费心费力,本姑娘定当洗耳恭听。”
何足道见郭襄如此落落大方,心中甚是欢喜,对郭襄的性格愈发喜欢。
他心想,即便做不了恋人,能与这样的姑娘成为朋友,也是极好的。
当下,他不再拘谨,从背后取出古琴,在一旁的凉亭中盘腿而坐,将古琴置于膝上,轻轻拨动琴弦。
刹那间,悠扬动听的琴音倾泻而出,如潺潺溪流,在山间蜿蜒流淌;那琴音仿若天籁,萦绕在庭院之中,令人陶醉。
郭襄听后,不禁为这绝妙的琴艺所震撼,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她不由自主地拿起手中宝剑,随着琴音舞动起来。
只见她剑势轻盈,身姿曼妙,与何足道的琴音配合得相得益彰,琴剑和鸣,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何足道见郭襄在自己的琴音中潇洒舞剑,更是心醉神迷,投入其中,越发卖力地弹奏着琴弦,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他深深的爱意。
正在此时,好巧不巧的是,张君宝自武当山下山,经过几日的奔波,也来到铁掌帮。
他满怀期待,只为见到郭襄,倾诉自己多年来对她的思念之情,表白自己的心意。为此,他已准备多年,心中无数次设想与郭襄相见的场景。
铁掌帮的守卫见张君宝前来,赶忙上前拦住。
张君宝拱手说道:
“劳烦通传一声,张君宝前来拜见郭襄帮主。”
守卫心中好奇,今日这是怎么了,怎么接连有人来拜见帮主。无奈之下,只好摇头起身,往府内走去禀报。
不多时,护法武修文走了出来。武修文并不认识张君宝,但听郭襄时常提起,自己有个师弟叫张君宝,因此略有印象。
见张君宝前来,不敢怠慢,忙说道:
“张大侠,帮主正在内府庭院练剑,我这便带你去。”
说罢,大武便领着张君宝向内府庭院走去。快要抵达内府庭院时,张君宝便听到一阵悠扬的琴音,如行云流水般绕梁不绝,同时还夹杂着郭襄的练剑之声。
大武脚步加快,领着张君宝来到庭院。张君宝抬眼望去,只见郭襄正在忘情地练剑,而一旁的凉亭中,坐着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男子,正专注地弹奏着古琴。
张君宝见状,心中顿时如遭雷击,一股失落之情涌上心头,心痛如绞。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师姐郭襄,自己此前一直因勇气不足,未曾向她表白爱慕之意,如今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前来,却看到她已有了意中人。
自己终究还是晚了一步。想到此处,张君宝只觉心痛难忍,仿佛心在滴血。
实在不愿打扰师姐,此刻心中已然明了,也觉得没有了再向师姐表白的必要。
他误以为师姐与眼前之人正沉浸在热恋之中,瞧他们一个舞剑,一个弹琴,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自己贸然打扰,实在不妥。
于是,他失魂落魄地转身,缓缓离去。
大武见张君宝转身就走,心中不解,忙追上前去:
“张君宝,你不是要见你师姐吗?为何这般匆匆离去?”
张君宝神色黯然,摇了摇头:
“多谢武兄,我已见过师姐,她看起来很好,我便放心了。”
说着,他想起下山前,师妹杨瑶琴交给他的那盒首饰,便将其交到武修文手中,
“武兄,烦请你将这盒首饰交给我师姐。我尚有要事在身,就此别过了。”
说罢,张君宝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大武望着张君宝离去的背影。
心中暗自揣测,帮主这个师弟的脾气,还真是怪异,说来见帮主,还真是见一面就走了,世上竟有这般奇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