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亮,第一缕晨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在了破旧的庙宇上,给这座荒凉的建筑带来了一丝温暖。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庙外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人声、脚步声、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紧张而混乱的交响乐。
师徒三人,般若、放下和了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醒。他们迅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僧袍,然后赶紧叫醒了还在沉睡中的木头。孩子的眼睛在朦胧中睁开,显得有些迷茫和害怕。般若轻声安抚他,让他不要害怕,他们会保护他。
门被粗暴地推开了,一群官差冲了进来,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有些紧张和严肃。领头的官差身材魁梧,面容严厉,他的目光在庙内迅速扫过,最终定格在三个和尚和一个孩子身上。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打破了庙内的宁静:“抢匪呢?有人举报这里有强匪!”
官差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他们的盔甲在晨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每一步走动都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他们的身影在庙内投下了长长的影子,与庙内的佛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破庙的晨光中,师徒三人面对着官差们的质疑,开始了他们的叙述。般若的声音平和而坚定,如同山间流淌的清泉,清晰而稳定。他没有因为官差们的怀疑而动摇,而是详细地描述了昨晚的发现。他提到了庙内的尸体,那些无声地诉说着暴力和苦难的场景,以及孩子木头的出现,那个在恐惧中颤抖的身影。他还谈到了他们对村子情况的了解,那些因饥荒而受苦的人们,以及那些可能潜伏在暗处的强盗。
放下和了然也加入了叙述,补充了一些细节。他们提到了孩子的名字——木头,以及他的遭遇,那个在饥饿和恐惧中挣扎求生的小小身影。他们还谈到了村子的饥荒,那些因饥饿而倒下的人们,以及那些可能因绝望而变得凶残的强盗。他们的描述客观而真实,没有任何的夸张或隐瞒,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他们所见所闻。
官差们听着师徒三人的叙述,他们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逐渐转变为惊讶和同情。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些和尚的信任,以及对这场悲剧的深深同情。他们意识到,这座庙宇并非藏匿强匪的窝点,而是一个悲剧发生的现场,一个见证了无辜者苦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