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画面中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在朱元璋部水陆联合发起的突袭下,毫无防备的元军根本就组织不起什么像样的防御。
蛮子海牙喝下去的酒变成浑身上下冒的汗,嗖嗖地带着亲卫就跑了。
元军对巢湖两年以来的围堵,至此被彻底打破。
【巢湖之战,是朱元璋在获得水师后的第一场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朱元璋初步掌握了对水师的指挥办法,为接下来南下进攻集庆路收获了经验。】
【蛮子海牙败退之后,长江以北的安徽元军纷纷南撤布防,朱元璋非常顺利地占领了整个江北。】
看着面前的滔滔长江,朱元璋心情也是相当激动的。
古都金陵就在前方!
但他也很清楚,想要渡过长江并非易事。
历史上那些南征的大一统王朝,往往都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精心准备。
而朱元璋没有这么多时间。
他转过头,对着身边的徐达、李善长道:
“咱们得好好商量一下,拿个章程出来。”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怎么感觉朱元璋打仗好像很轻松的样子?】
【汉武帝刘彻:确实,元军在朱元璋面前就像个新兵蛋子似的。】
【元世祖忽必烈:哼,大元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唐太宗李世民:朱元璋和徐达练兵还是很有一套的,你们没发现红巾军打得很有章法吗?】
【光武帝刘秀:的确,这支红巾军进退有据,阵型完备,很难想象仅仅是一支组建不到两年时间的军队。】
【隋文帝杨坚:关键还是这些红巾军士兵发自内心地拥护朱元璋,军心民心真的很重要。】
在元末乱世中,朱元璋是唯一一个严禁劫掠百姓的势力。
甚至就连元朝官军都做不到这一点!
老百姓又怎么可能不支持朱元璋呢?
就在历朝皇帝弹幕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大清世界中,一件即将改写地球历史的事情也在发生。
维也纳,夏宫。
在王宫大殿之中,聚集了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诸多大小贵族。
以及来自法国、西班牙、英国、葡萄牙、俄罗斯、意大利诸公国的观礼使者。
除了最上首的玛利亚·特蕾莎之外,还有六张地位明显比其他人更加靠上的座椅。
这便是神圣罗马帝国特有的“选帝侯”制度。
他们分别是:
美因茨大主教,帝国议会议长,菲利普·卡尔·冯·埃尔特巴赫。
科隆大主教,帝国在意大利事务的代表,克莱门斯·奥古斯特·冯·维特尔斯巴赫。
特里尔大主教,帝国在勃艮第事务的代表,弗朗茨·格奥尔格·冯·舍恩博恩。
普法尔茨选帝侯,卡尔·菲利普·特奥多尔。
萨克森选帝侯,并拥有波兰国王头衔的奥古斯特三世。
勃兰登堡选帝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
神圣罗马帝国一共有七大选帝侯,除去这上述六人之外,最后一张选帝侯的位置属于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的波西米亚国王,也就是玛利亚·特蕾莎本人。
帝国议会议长,美因茨大主教菲利普咳嗽一声,举起手中木槌敲击了一下,大声道:
“选举现在开始!”
随后,议长菲利普沉声道:
“我以帝国选帝侯,美因茨大主教的身份,推举玛利亚·特蕾莎女士为新任神圣罗马帝国女皇陛下。”
对此,众人并不意外。
哈布斯堡家族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已经四百年。
作为帝国议会的议长,菲利普如果不支持玛利亚·特蕾莎这位哈布斯堡家族的新家主,那才是怪事呢。
科隆大主教克莱门斯第二个开口,面无表情地说道:
“我支持巴伐利亚的查理公爵阁下成为新任皇帝陛下!”
大殿中,诸多贵族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竟然不是普鲁士的腓特烈?”
“呵呵,克莱门斯主教出身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和巴伐利亚的查理公爵同宗,怎么可能支持腓特烈这个北方的野蛮人?”
“这样的话,玛利亚·特蕾莎小姐应该赢得没有悬念了。”
第三个开口的是特里尔大主教弗朗茨。
“我支持玛利亚·特蕾莎小姐。”
第四个开口的是普尔法茨选帝侯卡尔,同样也来自维特尔斯巴赫家族。
“我支持巴伐利亚的查理公爵。”
至此,玛利亚·特蕾莎和巴伐利亚的查理各得两票,旗鼓相当。
第五个开口的是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
“我支持玛利亚·特蕾莎小姐!”
众人闻言,倒也不算吃惊。
无论是萨克森还是波兰,都和野心勃勃的普鲁士是邻居。
出于限制普鲁士的考虑,支持玛利亚·特蕾莎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六个开口的,便是勃兰登堡选帝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
他呵呵一笑,淡然道:
“我支持巴伐利亚的查理公爵!”
三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