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佑满脸堆笑。
“朱总管,您来了,真是太好了,和州有希望了!”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打量了一下张天佑。
“听说张将军打算撤军?”
张天佑一脸慷慨激昂地开口:
“之前张某就是靠着朱总管的神机妙算才能拿下和州。”
“如今总管来了,您说打就打,说守就守,张某别无二话!”
别看张天佑是郭子兴的妹夫,但他还是看得懂情况的。
现在底层的军官都听汤和他们的话。
张天佑但凡敢对朱元璋说个不字,朱元璋一句话就能让张天佑变成光杆司令!
另外一边,滁州城内。
领兵出战失利,还被郭家父子大骂一番,解除了职务的耿在成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中。
一名少年走上前来。
“爹,胜败乃兵家常事,您不必伤心。”
【耿在成之子,耿炳文。】
耿在成叹了一口气,道:
“炳文啊,咱是看明白了,这郭家压根就不是一个好的主子。”
“爹跟汤和还是有点交情的,过两天爹去和他求情,今后你就在汤和麾下效力吧。”
耿炳文吃了一惊,道:
“您的意思是,咱们家以后就跟朱总管了?”
耿在成嗯了一声,愤恨地开口道:
“那郭子兴父子既然不把咱们当人,咱们又何必热恋去贴他的冷屁股?”
【耿在成父子的经历,只不过是滁州城内诸多事情中的一件。】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件小事,滁州城内的诸多军民最终缓慢而又坚定地倒向了朱元璋。】
镜头回到和州。
在朱元璋抵达和州不久,一群人风尘仆仆地到来。
“重八!”
“舅舅!”
一名中年男子带着一名少年冲过来,抱住朱元璋。
【朱元璋姐夫,李贞。】
【李贞之子,李文忠。】
“姐夫,保儿!”
朱元璋喜出望外,将侄子紧紧抱在怀中。
李贞是朱元璋的姐夫,少年时曾经多次接济朱元璋一家。
在那次改变了朱元璋命运的旱灾中,朱元璋的姐姐也未能幸免。
姐夫李贞带着小名保儿的李文忠逃难去了淮东,过了好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直到朱元璋攻克滁州,名声传出去,李贞得知消息后便赶忙带着儿子前来投奔娘家弟弟。
李贞抹着眼泪,道:
“元璋,我那时候去过咱家村子,听刘继祖大哥说你和二哥都逃难去了,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朱元璋眼睛也是发红,抱着怀中已经只比自己低一个头的侄子,声音有些嘶哑地开口:
“都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对朱元璋而言,李文忠这个姐姐遗留下来的唯一血脉,在他心中和亲生子无异。】
【他将李文忠收为养子,送回滁州让当地的大儒教授知识。】
【除了亲人来投这个好消息之外,滁州方面又传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朱元璋的爱妻马氏怀孕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上!
他迫不及待地返回滁州。
【这一年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人生至今最美好的一年。】
【事业有成,爱情美满,子孙即将降临。】
【也是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改变了历史的人物也来到滁州。】
刚刚回到滁州府中,很是高兴地和妻子马氏吃过一顿饭后的朱元璋才开始处理公务,就听到侍卫禀报。
“总管大人,外面来了一位壮士,说是要投军!”
朱元璋闻言,不由咦了一声。
“壮士?”
每天来投军的人很多,但能被侍卫们称呼为“壮士”的,十天半个月都没有一个。
“让他进来,我亲自见他。”
片刻后,一位身材魁梧,双目中闪烁精芒的彪形大汉大踏步地走入房间,对着朱元璋拱手行礼。
“常遇春见过总管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