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真逸和张燕雪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喜洲古镇。
古镇的入口处,一座古老的牌坊,矗立在那里,牌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张燕雪停下自行车,仰望着牌坊,眼中满是惊叹:
“真逸,你看这牌坊,多有历史感啊。感觉一下子就穿越回了古代。”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古镇的好奇和向往。
林真逸也停下自行车,走到她身边,看着牌坊说:“是啊,这座牌坊见证了喜洲古镇的岁月变迁。”
“咱们进去看看吧。”他拉着张燕雪的手,走进古镇。
古镇的街道由青石板铺成,走在上面,发出“哒哒”的声音。
街道两旁,是各种特色小店,店铺的招牌古色古香,有的是木质的,有的是布质的,上面写着各种有趣的店名。
小店门口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有精美的木雕、漂亮的刺绣、香甜的糕点,让人目不暇接。
张燕雪兴奋地拉着林真逸,一家家店铺地打量过去。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突然,她在一家卖粑粑的店前停下了脚步,这家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的气息,勾得人味蕾蠢蠢欲动。
“真逸,这粑粑肯定很好吃,你看这么多人排队呢,咱们也去尝尝。”张燕雪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林真逸,眼神里满是期待。
林真逸看着她那副馋猫样,不禁笑了起来,伸手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子:
“好呀,那就一起排队吧,尝尝这喜洲粑粑,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两人站到队伍末尾,张燕雪一边百无聊赖地跺着脚,一边伸长脖子张望着前面的队伍,嘴里嘟囔着:
“怎么这么慢呀,我都迫不及待想吃到了。”
林真逸在一旁耐心地安慰她:“别急,好吃的东西,总是值得等待的。”
“而且你看,大家都在排队,说明肯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说着,他伸手轻轻搂住张燕雪的肩膀,给她带来一丝安心。
等待的过程中,张燕雪眼睛一直盯着店家制作粑粑的过程。
只见师傅熟练地将面团揉匀,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再把调制好的馅料包进去,有甜口的玫瑰糖馅,还有咸口的肉末葱花馅。
包好后,将粑粑放在特制的烤盘上,两面煎烤,不一会儿,粑粑的外皮就变得金黄酥脆,香气愈发浓郁,直往人鼻子里钻。
“真逸,你闻到了吗?这味道太诱人了,我感觉肚子都在叫了。”
张燕雪夸张地摸了摸肚子,惹得林真逸哈哈大笑。
“别急别急,马上就轮到我们了。”林真逸笑着安抚她,同时也被这愈发浓烈的香气,勾起了食欲。
终于轮到他们了。张燕雪兴奋地对店家说:“老板,给我来一个甜口的喜洲粑粑。”
店家笑着应了一声,迅速将一个刚出炉的甜粑粑递给她。
张燕雪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粑粑还烫手,她却舍不得放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软糯的外皮,香甜的内馅,瞬间在口中散开,张燕雪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
“真逸,你快尝尝,太好吃了!”她一边说着,一边将粑粑递到林真逸嘴边。
林真逸也咬了一口,点头称赞:“确实不错,口感细腻,甜而不腻,这玫瑰糖馅的味道太正宗了。”
他细细品味着,感受着粑粑在口中的美妙滋味。
张燕雪一边吃,一边眼睛放光地看着林真逸:
“这口感,外酥里嫩,香甜的味道一下子就充满了整个口腔,太绝了!真逸,你说他们是怎么做出这么好吃的粑粑的?”
林真逸笑着耸耸肩:“这估计是店家的独门秘方吧,能尝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也是我们的口福。”
他又咬了一大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两人一边吃着粑粑,一边在古镇的街巷中漫步。
阳光透过古老的屋檐,洒在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街边的老房子,青瓦白墙,飞檐斗拱,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张燕雪时不时停下脚步,抚摸着墙壁,感受着岁月的痕迹。
“真逸,你看这房子,保存得这么完好,肯定有很多年历史了吧。住在这样的地方,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张燕雪感慨地说道。
林真逸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是啊,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我们平时生活的快节奏城市,完全不一样。”他拉着张燕雪的手,继续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处庭院前,庭院的门半掩着,里面传出阵阵悠扬的琴声。
张燕雪好奇地凑过去,透过门缝向里张望:“真逸,里面好像有人在弹琴,我们能进去看看吗?”
林真逸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推开了门:“您好,请问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吗?”
一位长发老人从屋内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进来吧,年轻人,欢迎参观。”
老人带着他们走进庭院,只见庭院中间摆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把古琴,琴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光。
四周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字画,画中描绘的皆是,古镇的山水风光和生活场景。
张燕雪径直走到古琴前,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大爷,这是您弹的琴吗?声音太好听了。”
老人微笑着点点头:“是啊,闲来无事,就喜欢弹奏几曲。你们对这古琴感兴趣?”
林真逸走上前,恭敬地说道:“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感觉每一样东西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大爷,您能给我们讲讲这些字画,和这房子的故事吗?”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难得你们年轻人,对这些老物件感兴趣。”
“这房子啊,是我祖上留下来的,有好几百年历史了。”
“这些字画,都是我这些年收集的,画的都是咱们喜洲古镇不同时期的样子。”
张燕雪认真地看着墙上的字画,一幅一幅地仔细端详,时不时向老人提问:
“大爷,您看这幅画里的建筑,和现在的古镇有什么不一样呀?”
老人走上前,手指着画耐心地解释:“你看,这幅画是几十年前画的,那时候古镇的街道,还没有现在这么繁华,很多房子也比较破旧。”
“这些年,古镇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东西,我们都一直保留着。”
林真逸看着老人,眼中满是敬佩:“大爷,您对古镇的历史这么了解,一定见证了它很多的变化吧。”
老人微微闭上眼睛,仿佛陷入了回忆:“是啊,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亲眼看着古镇经历了风风雨雨,到现在变得这么美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在老人的讲述中,林真逸和张燕雪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看到了古镇曾经的模样,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变迁。
离开时,他们对老人连连道谢,老人微笑着摆摆手:“以后有空,还来玩啊。”
两人走出庭院,张燕雪还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真逸,这次旅行真的太有意义了,能了解到这么多历史文化知识。”
林真逸紧紧握住她的手:“是啊,这才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精彩等着我们。”
他们继续在古镇中穿梭,寻找着更多的历史印记。
从庭院出来后,张燕雪和林真逸继续在古镇中漫步。
走着走着,张燕雪被一家扎染店里色彩斑斓的扎染作品,吸引住了目光。
她拉着林真逸,迫不及待地走进店里。
店内,墙壁上挂满了各种扎染的布料、服饰和工艺品,有湛蓝如天空的,有翠绿似森林的,还有五彩斑斓如梦幻世界的。
每一件作品的图案,都独一无二,或如山川河流,或似花鸟鱼虫,精美绝伦。
张燕雪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一边看着这些作品,一边对林真逸说:
“真逸,我想体验一下扎染,咱们一起做个纪念品吧。”
“你看这些图案多漂亮,都是用古老的扎染工艺做出来的。”
林真逸看着她那兴奋的模样,笑着点头:“好呀,既然你想尝试,咱们就一起做一个。”
这时,店里的老板走了过来,是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中年妇女,她微笑着问:“两位想体验扎染吗?我可以教你们。”
张燕雪连忙点头:“是的,老板,我们想做个手帕,您能教教我们怎么做吗?”
老板热情地应道:“当然可以,来,这边坐。”她带着两人来到一张桌子前,桌上放着一些白色的手帕、绳子和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