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双赢的办法(1 / 2)

林瑞也不再推辞,连忙笑着说到:“第二个计策,依旧是外发组装。但是,这次不是全零件外发组装,而是核心部件我们自己工厂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零件本地生产化,然后在当地进行建厂组装。”

林瑞提出的办法是借鉴了后世改革开放后合资车的合作制造模式。

“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工厂的钢铁用量的同时,也减轻了运输压力与生产压力,因为核心部件咱们自己提供,这样能尽最大可能把控好质量关,不会砸了咱们炼钢厂的招牌。”

“比如轮胎,可以当地调拨,省了来回折腾,比如挡泥瓦,一些档杆,外表蒙铁皮啊,这都没啥技术含量,都可以在当地机械厂加工制造嘛,甚至五金厂都能制造。”

“咱们只要制造发动机,动力总成,车身承重大梁都可以了。发到地方工厂后,他们把柴油机安装在车架上,在把动力总成放好,他们只需要搞到轮胎,在车架上蒙上铁皮,一辆手扶拖拉机就造好了。至于收割机,铡草脱粒机,比葫芦画瓢,按照手扶拖拉机一样操作,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咱们机器的质量,又提高了运输能力。”

“只要制造出特殊要求的运输车厢,就是我们的手扶拖拉机,一次都能运走几十台发动机。”

林瑞提出的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众人听完,都忍不住点头赞同,这确实是目前唯一的好办法,既保证了机器的质量,又能为当地政府制造一些工作岗位。至于铁皮,轮胎那些东西,影响不了整体性能。

特别是杨图,当众拍板,直说林瑞的这个提议很好,甚至他还提议,最近的一个组装工厂,就落在商市,在商市,有极其便利的铁路运输枢纽,南北铁路干线与东西铁路干线就在商市进行交汇。

在商市建一个组装工厂,几乎可以辐射全省。就算是不拆零运输,整机售卖,也可以派遣人员专门做这方面的运送工作。

因为商市地处整个省的中心地带,到最远的地方只有三百公里,最近的省界也才二百公里。

并且,杨图还问明确了收割机在安装到手扶拖拉机上,安装及其简单,调试也很容易后,更提出一个更为有效的运输整车的办法。

那就是一车拖多辆的办法。

就是头车后面,后面再挂上一辆,或者几辆,在头车的带动下,一起运输,节省了燃油,也提高了运输效率。

如果是四轮车,这种办法还真不行,但是对于手扶拖拉机,这种办法还真行,就是因为他的转向系统,就跟后世运输电三轮一样,把三轮车的前轮抬起来,直接放在前面的车斗里,后面的车依次如此,一辆三轮车能带起四五辆不成问题。

运输手扶收割机,直接可以卸掉悬挂的收割机,把车把抬起,前后不沾地就成。稍微在前车上加装一个固定的支架,就可以拉着倒走。完全不影响转向的问题。

杨图一出手,直接要走了一个组装厂,别看这个组装厂没啥技术,但是,只要以后发展好了,未尝不能更进一步。

x县的领导也是无奈,他们想要建组装厂也是无法,距离太近了,只能拿到手扶收割机以及铡草脱粒机,手扶拖拉机的经销权。

既然大家都画好了盘子,接下来就是准备做蛋糕,只有这样把这个蛋糕做的越大越好,众人才能分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