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李二陛下亲自将地图铺展在张素面前,手指轻轻划过那片广袤的蒙古草原:“爱卿请看,漠南既已入我手,便是我大唐向前探索的坚实后盾。在此设立管理,既能监控西突厥的动态,又能为未来的征战储备力量。突厥人,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草原的狂野与自由,让他们在漠南继续驰骋,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我大唐边疆的巩固。”
这一刻,张素眼中闪烁着敬佩与激动,仿佛看到了一幅由不同民族共同绘就的盛世图景,缓缓展现在大唐的广袤土地上。在张素的意料之外,李二陛下的智谋竟如同繁星璀璨,不仅照亮了眼前的道路,更是将遥远的西突厥纳入了宏伟蓝图的边缘。他的话语间,仿佛每一字一句都蕴含着千年的深邃与未来的伏笔,让张素不禁暗自苦笑,自嘲道:“岳父大人之远见卓识,小婿望尘莫及,方才的担忧,实属杞人忧天矣。”
然而,张素心中那份细腻的忧虑并未全然消散。他深知,大唐的辉煌之下亦潜藏着暗流。历史的长河中,多少疆土因内部的动荡而如流沙般逝去,那些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一旦帝国根基动摇,便可能成为分离的力量。他轻叹一声,转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岳父大人,小婿以为,文化的融合方是稳固边疆之根本。唯有让他们心向大唐,视自己为这广袤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方能抵御未来不可预见的风雨。”
李二闻听此言,双眸之中猛地掠过一丝赞赏之意,仿佛夜空中划过的一颗璀璨流星,令人瞩目。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位乘龙快婿年纪轻轻,竟然能够拥有如此非凡的见识和高瞻远瞩的担忧之情,实在是难能可贵。想到此处,李二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并轻声回应道:“这番道理着实深得朕心啊!遥想那吐谷浑之事例,如今已然初见成效,百姓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宛如一家亲般共同融入这和谐美好的大熔炉之中。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市井之间,众人对此皆是心悦诚服,一致认可这条康庄大道。从今往后,我们必须要付出比以往更多倍的辛勤与汗水,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奋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那蕴含着无尽智慧和力量的文化之种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让它能够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也唯有如此,方可让这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种子走进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融入他们的灵魂之中。从而使得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得以传承不息、发扬光大,并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和张二那一次深入而又坦诚的交谈之后,张素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突然间就明白了许多事情!原来啊,这看似平静如水的朝堂之上,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但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朝廷竟然早就已经暗中布置好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一切都掌控在了自己手中。他们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真可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啊!此时此刻,一直悬在张素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稳稳地落了下来,他感到无比的轻松和解脱。既然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于是乎,张素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到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小小的世界里去。那里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安逸……他依旧过着那悠然自得的生活,每天按时来到报社上班,然后开始处理各种琐碎但又充满趣味的工作事务。忙碌之余,还会和同事们闲聊几句,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或者新闻热点话题。
下班铃声响起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收拾好东西,与好友长乐和武约一同走出办公室。三人肩并着肩,缓缓地漫步在街道上。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阵阵清爽之感;鸟儿欢快地歌唱着,似乎也在为这美好的时光欢呼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