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城使这些日子心情糟的不行,做事几次失利,想表现也不知怎么做,只能在心里憋着股劲儿。
正在练武场练兵,听说颜如玉和曹刺史来了,赶紧出来迎接。
“王妃,曹刺史。”
李城使上前见礼,曹刺史一把扶住:“李城使,本官这回是来求你帮忙的。”
李城使一直想干点什么,正愁不知往哪使劲儿, 闻言大喜。
“什么事?只管说,我必倾力相助。”
曹刺史笑道:“不请我们进去说?”
李城使回神,脸一红:“快,请,里面请。”
进中军大帐,李城使命人上茶,摆水果点心。
他重视曹刺史,更想知道颜如玉的态度。
上回吕鹏之死,他知道,是让颜如玉不高兴了。
颜如玉神色平静,饮了半盏茶。
曹刺史道:“李城使,此番前来,是想向你借点人。”
李城使一怔:“借人?”
曹刺史咂一口茶:“对,就和上次修路的时候一样,想必你也听说了吧,东西两城区,都出了人命案。”
曹刺史叹口气,放下茶盏:“本官也是焦头烂额,无论如何,百姓们的热情不可灭。”
李城使神色严肃:“此事我也听说了,之前回府,听夫人提起,不知现在如何了?”
他没有半点幸灾乐祸,甚至感同身受。
为官者,差事没办好,出了岔子,心里都不好受。
他就是身在其中。
“现在凶手抓到,已经正法,不过,人命之事,对西城区多少有些影响,我想着,向李城使借些人手,一来能加快速度,二来军士能鼓舞大家的士气。”
护城军,也并非只在战事时打仗,维护城中安定,为百姓做些事,也是分内之事。
李城使爽快答应:“没问题,稳固民心,也是护城军之责。”
“不知曹刺史要借多少人?”
曹刺史想了想:“一百多人吧,分成四队,三队帮忙干活,一队负责做饭,上回修路之时,百姓们对你们伙头兵的做饭手艺,赞不绝口。”
李刺史也忍不住笑:“好,那还和上次一样,我们带着锅去。”
颜如玉接过话说:“李城使出人出锅,那粮食蔬菜肉类,就由曹刺史安排解决。”
“那是当然,”曹刺史点头,“已经很感谢李刺史了。”
李城使起身道:“我即刻安排。”
颜如玉也随之往外走:“在营中四处走走,可否?”
李城使拱手:“当然,下官安排人给您做向导。”
曹刺史起身说:“不用了,王妃上回来且助你们解决疫症,已经很熟悉,下官倒是来得不多,我陪王妃走走。”
“也好,”颜如玉同意,“那就走吧,一个时辰后,在营门口汇合。”
一个时辰,也足够李城使安排。
“好。”
三人商定,各自行事。
颜如玉记得许丛山说过,他在哪一营,就往那边走去。
曹刺史知她一定是有事,跟在旁边,也就是做个掩护,遇到人多的地方,就随便闲聊几句。
银锭也在一旁跟着,时刻警惕。
许丛山还未离开军营,他妻子已经安定好,住进王府,他还在军营,按照霍长鹤的指示,等找出真正的“山”,他再去庄园。
许丛山刚从练武场回来,抬头见到颜如玉,脸上一喜,又迅速按捺住情绪。
颜如玉也瞧见他,示意他到一旁。
找个僻静处,颜如玉打量他:“你干什么去了?”
“回王妃,刚从练武场回来。”
“李放山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