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对抗野蛮是文明人的天职(1 / 2)

那些辽镇老兵闻言,不少人已热泪盈眶。

李国助知道,这些话对他们而言,比金银赏赐更珍贵。

“第一位,永明镇海陆军总教官,陆军上校科内利斯·雷耶斯阁下!”

颜思齐高声介绍,

“雷耶斯阁下用荷兰操典训练的步兵在此战中表现出色。”

“八百火枪手与四百长矛手组成铜墙铁壁,攻守兼备,正面击溃正蓝旗冲锋,堪称以步制骑之典范!”

雷耶斯大步上前,他那身华丽的山文甲与高鼻深目的相貌形成奇特对比。

望着眼前这位即将受勋的荷兰军官,沈有容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

作为曾亲自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收复澎湖的明军将领,他对荷兰人本应充满敌意。

二十年前,他单枪匹马登上荷兰战舰,

面对韦麻郎的威胁毫不退缩,最终以强硬的态度迫使荷兰人撤离澎湖。

那时的荷兰人,是觊觎中国领土的侵略者,是必须驱逐的“红毛番”。

然而,今日他却站在这里,要亲手为两位荷兰军官授勋。

雷耶斯并非昔日的殖民者,而是永明镇的盟友,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他为永明镇训练的步兵在双城卫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沈有容虽仍心存警惕,却也明白时移世易,

大明需要西方的军事技术,而荷兰人则在远东寻求新的利益平衡。

或许,这就是大势所趋吧……

沈有容心中暗叹。

他想起当年在澎湖对韦麻郎说的话:

“中国甚惯杀贼,尔等既说为商,则中国待尔为客。”

如今,这句话竟以另一种方式应验。

若荷兰人愿以盟友身份共抗建奴,而非侵略者,大明未必不能容他们一席之地。

雷耶斯和范迪门同样心绪复杂。

他们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明军总兵,正是二十年前以一己之力逼退荷兰舰队的传奇人物。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里,沈有容的名字曾多次被提及。

这是一个让荷兰海军都不得不退让的强硬对手。

雷耶斯心中既敬佩又警惕。

他敬佩沈有容的胆识,却也担忧这位明军将领是否仍对荷兰人怀有敌意。

他曾在巴达维亚听闻澎湖之战的细节。

沈有容仅凭一席话,就让威布兰德·范·沃韦克的舰队灰溜溜撤离。

如今,自己却站在他的面前接受勋章,命运何其讽刺。

范迪门则更为冷静。

作为军事顾问,他深知永明镇的价值,这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新机会。

若能借此与明廷建立稳定贸易,远比武力争夺更有利可图。

他微微低头,以示敬意,心中盘算着如何进一步巩固荷兰与永明镇的合作。

沈有容缓步上前,侍从捧着的锦盒里躺着五枚勋章。

他首先取出的是一枚鎏金勋章,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芒。

勋章中央印刻着精巧的火铳与长矛交叉的图案,

矛尖斜指上方,铳管水平延伸,象征着拿骚莫里斯军事改革的精髓。

“特授‘铁壁’勋章,赏银六百两!”

当沈有容将勋章别在雷耶斯胸前时,两人目光短暂相接。

雷耶斯用纯正的汉语说道:“总兵大人,在下久仰威名。”

沈有容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却意味深长:“望阁下恪守盟约,勿负今日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