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论三学三隐折服 得庞统龙凤将聚(1 / 2)

“哗~”何彧此话一出,不仅是庞德公三人,就连其他不知内情的大臣,如杨彪、王允等人都是一阵哗然,只是碍于何彧如今权倾朝野,不敢当面提出意见,遂在下面相互低声议论。

庞德公三人中的黄承彦则是在感到震惊之后,当即起身向何彧行礼道:“太傅大将军真乃胸襟豁达之人,令人佩服之至!正好老夫家中幼女黄月英,现年十岁,平日里不喜诗书,唯喜杂学之道,不知老夫可否为小女求得一入学资格?”

何彧听到黄承彦此话,心中大喜,黄月英可是历史上诸葛亮的正妻,史书记载与诸葛亮有关的发明中,如诸葛连弩、木流牛马等都有其参与,实乃汉末三国不可多得的第一科技女大佬啊,怎会将其拒之门外?遂回复道:“哦?黄老先生家中幼女竟好杂学之道?那本将岂有不允之理?若是黄老先生信得过,可让令爱常来本将大将军府学习,本将这里可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哈哈哈哈哈!”

黄承彦一听,心中当即大喜,若是黄月英真的能入的大将军府学习,哪怕不能被何彧收为弟子,但也定能与何彧攀上授业之恩情,那他们黄家以后又将多一条退路!遂大礼下拜:“老夫在此替小女黄月英多谢太傅大将军授业之恩,稍后老夫便遣人回荆州传话,早日让小女前来拜见!”

何彧点了点头,让黄承彦起身,并没有在意黄承彦点出的那句“授业之恩”。而黄承彦见何彧并未反对他的说法,心中更是欢喜,遂喜滋滋的退回了座位,让一旁的庞德公止不住的艳羡,一时间厅中议论声大起,好不热闹。

而何彧见厅中议论声经久不息,轻咳一声,让厅中声音渐息,才又接着道:“至于兵学院,则主要是教授行军布阵、后勤辎重、计谋策略等一切军兵战阵之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代代相传,能否长久存活于世,除了精神、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则是必须有强有力的武力来守护。正所谓‘国以军为辅’,是以大汉诸军的强大与否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哪怕我大汉以后不需再向外动用刀兵,也必须有一支强大到能震慑四邻的军队,因此中下级将校必须得进行深造,避免军中将领独揽大权。”

说到此处,何彧略微顿了顿,但厅中包括曹操、刘备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接着何彧又继续道:“所以,以后大汉兵学院之学子,主要来自军中,不管其以前是何出身,只要立功达到入学标准,那就可以参与每年的选拔!至于代代传承的将门之后,若有才能出众者,可直接参与选拔,待学成通过考核后,优先到边疆之地历练三年,然根据历练结果予以调动!”

听完何彧对兵学院的安排后,最深受感触的便是一直在厅中,武将一列中未曾参与到之前任何讨论中的吕布、赵云及刚刚被何彧调回,升任平北将军的张辽了。

尤其是吕布、赵云二人。一个是曾经长期驻守边塞,立功无数,却因出身不得重用,都已年近三十都还是一个秩两百担的,小小的鄣塞尉。一个则是深受下层士兵爱戴,堪称军中典范,但在郡国兵中却也只是一名小小的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