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见后主(2 / 2)

放眼望去,院子内布置很是简单,只有正堂的数间房屋,其余都是栽种的花草树木,院子内没有巡逻的护卫,门口也没有随时待命的丫鬟下人。

若不是司马太玄先前给了具体的地址,他还真是怀疑这个地方是一座普通富户的小院。

二人顺着窗户外的连廊,挨个探查散发出微弱亮光的房间,最终在中间的位置处有了一丝发现。

透过细细的木窗缝隙,只看见室内的卧榻上盘腿坐着一个老人,老人衣着朴素,双臂自然下垂,双手轻放在双膝上,微微闭目,慈眉善目。

两个少年盯着那老人看了一阵,想从中找到一丝祖父的线索。

刘景煜上清城山之时已逾八岁,虽时隔五年,要记得一个亲人自然是不在话下,但当年祖父尚是皇帝,居在深宫之中,他作为庶出子孙,生在宫外,并不能常见祖父,而今这人一身素衣,实在是有些难辨。

二人趴在窗子下,盯着老人看了半晌,努力思索着脑海中的曾经的片片琐碎。

又片刻后,老人微微睁开眼睛,看向窗子的方向,眼中满是祥和。

“走,进去问问!”关文浩一手拉着刘景煜,来到房门处,轻轻推开虚掩着的木门。

关文浩率先入内,而后将刘景煜一把拉入房间,正准备开口之际,却看见那老人见到刘景煜之后,眼中精光大盛,脸色顿时舒展开来,脸上的褶子似乎都被拉平了。

“你是煜儿?”老人颤颤巍巍的从床榻上下来,眼睛直盯着刘景煜,丝毫不往一旁挪动半分。

“祖父?”刘景煜看到老人如此表情,刹那间明白了。

“煜儿,正是祖父!”老人颤抖着张开双手,肯定的答道。

“祖父!”刘景煜再也绷不住,两步向前,一下子扑进老人怀中。

老人被少年一个猛扑,脚下不稳,向后退了一步,摔坐在床榻上,双臂却紧紧地抱住刘景煜,即便是摔倒也舍不得松开半分。

祖孙两人相拥而泣,五年的期盼,五年的思念,五年的坚守,终于在今晚,相见。

关文浩望着二人,眼角也开始湿润,脑海中开始拼接祖父的模样,若是祖父尚在,怕也是这样爱他吧。

“煜儿,这个少年。。。”老人悄然抹了一把浊泪,看向门口呆住的关文浩,问道。

“祖父,这是关家后人,关文浩!”刘景煜从老人怀中起身,两步将关文浩拉到近前。

“祖父!”关文浩恭敬的磕头道。

“好孩子,起来。”老人弯腰将关文浩扶起,而后张开双臂,一手一个,将两个少年同时揽入怀中。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老天待我不薄,还能在这残年岁月中遇见我的两个好孙儿!”老人口中碎碎念道。

桌子上烛光闪烁,床榻上,一个老人紧紧揽着两个少年。

数年的思念之情在烛光中升华,仿佛整个房间都洋溢着相逢的气氛。

良久之后,老人松开少年,用粗糙的手指抚过两人英俊的脸颊,拭去泪痕。

“你二人怎会出现在洛阳城中?”老人领着两个少年坐在两侧,问道。

刘景煜将这几年的所有经历给老人说了一遍,关文浩负责补充,五年的经历不算长,对于两个本是王侯将相之后的少年来说,这些经历却是有些残忍。

老人闻言后,默然片刻后开口道:“都是祖父的过错。”

“祖父可知孙儿父母所在何处,孙儿几年来不断寻找父母的下落,却一无所获,唯有祖父知晓当年之事。”刘景煜满脸忧郁之色,眼巴巴的望着老人,渴求着寻找一丝希望。

老人闻言后,眼神瞬间黯然下来,一阵沉默后才开口:“湛儿夫妇是我朝忠臣孝子,想我子孙数十人,亡国之时却无一人能像湛儿这般。”

刘景煜闻言,心中一冷,一股不祥涌上心头,咽喉鼓动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当年大军压城,朝堂上压抑至极,众大臣争论纷纷,商讨应敌之策,唯有湛儿坚贞不屈,不断谏言抵抗到底,宁做亡国魂,不做投降人,然孤深知国内之情,最终下令举国投降。”老人一边说着,一边老泪纵横,仿佛再次回到那个倍受煎熬的瞬间。

“祖父,不怪你!”刘景煜小声安慰道。

“那日下令开城投降之后,湛儿心中执念难消,返回府中,与妻子儿女自缢而亡,唯独煜儿你不在府中,逃过一劫。”再次翻起心中的悲痛,老人心痛不已。

“父母没了。。。”刘景煜呆呆的望着眼前的烛光,默然道。

五年的思念,五年的寻找,始终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虽早在心中就已默认父母可能不在世间,毕竟没有直接的证据,也没有见证的人来告诉他当年的真相。

“你的父母是伟大的,是孤对不起他们。。。”丧子的悲伤始终是老人心中不能释怀的结,何况是他最看重的儿子。

“祖父,不怪你!”刘景煜不忍,下意识的安慰道。

寻找至今,不过是证实这件事罢了,念想与希望,时间久了,也就慢慢变得渺茫了。

“孤继位数十年,少时有相父鞠躬尽瘁,后有将军一身是胆,却也不能挽这将倾大厦,历史洪流,铮铮数千年,孤只不过是一粒微尘,能保我益州万民能少遭一番屠戮,也算是偿了心中所愿。”两行浊泪流下,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慰藉。

是啊,数千年历史洪流,涌现出无数君王将相,他刘禅只是其中一颗不起眼的尘沙,稍有风起,就被吹的无所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