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筱的努力下,京城的贫困问题得到了显着改善,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好转。他的名声愈发响亮,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一天,朱筱正在书房中处理公务,忽然接到一个紧急消息。原来,京城附近的一座桥梁因年久失修,突然坍塌,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和人员伤亡。朱筱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他亲自带领救援队伍,将受伤的百姓送往医馆,并安排工匠们连夜加固桥梁,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在朱筱的指挥下,桥梁很快得到了修复,交通恢复正常,受伤的百姓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一位受伤的老人握着朱筱的手,激动地说:“大人,多亏了您,我们才能平安无事。您真是我们的恩人!”
朱筱温和地说:“老人家,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要注意安全,有任何问题及时报告,我们会尽力解决。”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朱筱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奔波劳碌。他的名声愈发响亮,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以百姓的利益为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好官的真正意义。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筱在京城的生活逐渐平稳下来。然而,他心中依然有许多未解的疑惑和不安。一天早朝,一个青年官员突然站出来,声色俱厉地弹劾朱筱为官懒怠,不理政事。
“陛下,朱筱虽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百姓有难,他却坐享其成,不理政务,实在有失臣子本分。”青年官员言辞激烈,朝堂上一片哗然。
朱筱听后,心中一惊,却并未辩解。他知道,自己在朝中虽有名望,但也有不少人对他心存嫉妒。皇帝听完青年官员的话,沉吟片刻,看了看朱筱,微微皱眉。
“朱筱,朕知你为人正直,但也应当警醒,不可懈怠。”皇帝语气平和,随后转向其他事务,并未对朱筱的职位做出任何调整。
下朝后,朱筱心中颇为失落。他感到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尴尬,既没有实权,也难以有所作为。回到府邸,朱筱坐在书房中,思绪万千。他思前想后,决定向皇帝请求辞官归隐。
第二天早朝之后,朱筱走进御书房,向皇帝行礼:“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皇帝抬头看了看朱筱,问道:“朱筱,有何事?直言无妨。”
朱筱深吸一口气,恭敬地说道:“陛下,臣自觉在京中无所作为,无法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恳请陛下准许臣辞官归隐,以便继续为百姓服务。”
皇帝闻言,微微皱眉:“朱筱,你是朕最信任的臣子之一,何出此言?你若有不满,尽可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