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凌小萌和凌郎抵达待修路段时,全智能探测机器早已完成对整条路面的探测工作,详尽的路面信息也已顺利传输至超凡智能机器人翰宇的平板电脑中。
翰宇迅速对路面状况进行分析,快速规划出施工方案,并精准地给各种智能机械下达指令,明确各自分工。收到指令后,所有智能机械立即奔赴负责的路段展开施工作业。而普通智能机器人则跟随大部队前行,专职维护施工路段过往人员的安全。各类机械车辆整齐有序地朝着各自的任务区域进发,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钢铁大军。
凌小萌带着凌郎登上附近的小山丘,取出小型拍摄无人机,操控其飞向施工地点。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将施工现场的画面实时传输到凌小萌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凌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惊叹道:“这些机器居然无需人工操控就能自行施工,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两天的经历,真让我有种置身梦境的感觉。”
凌小萌看着凌郎那副震惊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耐心地解释道:“这便是奇巧之技的精妙所在。这些自动运作的器械皆内置了非凡的机关灵智,能依凭预设的机巧与当下察知的数据,精准且高效地行事。”
凌郎微微颔首,双目紧锁平板电脑上的画面。但见挖土机率先发力,铁臂挥舞,精准地掘开破损路面,随后推土机轰然推进,将土石推至路旁,压路机则紧随其后,沉重的碾轮往复滚动,坚实的路面初步成型。紧接着,满载沙石的卡车鱼贯而至,自动倾卸,沙石如瀑般泻落,均匀地铺洒在路面上。推土机与压路机再度登场,协同作业,将沙石层层压实、抚平。末了,沥青铺设机械缓缓前行,乌黑的沥青如溪流般徐徐淌出,均匀地覆盖于路面,配套的滚轮旋即压过,将沥青熨烫得平整光滑。短短不到半个时辰,一段道路便修缮完毕。自村子至镇子的路段绵延约两千米,而这些神奇机械前后用时竟不足一个时辰,便大功告成。
凌小萌看着凌郎疑惑的眼神主动解释道:“这用的是我们仙医谷最新研制的铺路材料。铺在路面上之后,一刻钟就会凝实,可以通车了。这种材料叫沥青。
沥青路主要有以下优势:
首先是行车舒适性高。沥青路面相对比较平整,车辆行驶在上面震动和噪音小,能为车内人员提供较为安静、舒适的驾乘环境。而且沥青材料有一定弹性,能让车辆行驶更加平稳,减少颠簸感。
其次是施工速度快。像文中所描述的,沥青路面施工相对比较高效。沥青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铺设和压实,能快速开放交通,对交通影响较小。
再者是维护简便。当沥青路面出现小面积损坏,如小坑洼等情况时,比较容易修复。可以采用热补等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就能使路面恢复正常使用状态。
还有良好的防滑性能。沥青路面可以通过添加防滑材料,如石英砂等,来增强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打滑的风险,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此外,沥青路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在温度变化时可以适当伸缩,能够承受热胀冷缩而不易产生裂缝,有效减少因气候变化导致的路面损坏。
在众多道路类型中,水泥路是一种极为实用的选择。它具备诸多显着优势,例如强度高、耐久性强,能够承受长期且高强度的外力作用,保持路面结构稳定;稳定性极佳,受外界温度与湿度变化的干扰极小,有效避免了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路面变形;抗滑性能良好,通过拉毛、刻槽等专业工艺处理后,可显着提升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事故风险,且这种抗滑性能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稳定持久;再者,其主要材料水泥来源广泛,在多数地区均可轻易获取,这使得水泥路的材料成本相对平稳,便于工程预算的把控与规划。然而,水泥路也并非十全十美,它的养护周期较长,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进行精心维护,并且一旦路面出现破损,其修复难度较大,往往需要专业设备与技术进行处理,对交通的影响时间也较长。
对比水泥路与沥青路,二者各具独特魅力与优势,难以简单评判孰优孰劣,实际的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与需求差异。
从路面性能维度考量,水泥路凭借其卓越的强度与耐久性,在重载交通道路领域表现出色,如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区域,以及大型货车往来穿梭的物流园区道路等,这些地方车流量大、载重压力高,水泥路能够从容应对,长期保持良好的路面状况。而沥青路则以其出色的柔韧性见长,它可以有效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为驾乘人员营造更为舒适惬意的行车体验,故而在城市道路以及对行车舒适性有较高要求的区域,如居民区道路、风景优美的景区道路等,沥青路成为了理想之选。
在施工与维护层面,水泥路施工时对工艺要求严苛,从材料的精确配合比,到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再到后期的养护环节,每一步都必须精准无误,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质量隐患,如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其较长的养护周期也要求施工方投入更多的耐心与资源。不过,稳定的材料成本为大规模水泥路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与之相反,沥青路施工速度较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铺设并开放交通,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流的干扰。并且在面对小面积路面损坏时,沥青路的修复工作相对简便快捷,可迅速恢复道路的正常通行功能,但其材料沥青的价格受石油市场波动影响明显,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在安全性能方面,水泥路和沥青路都有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行车安全。水泥路通过拉毛、刻槽工艺形成稳定可靠的抗滑表面,为车辆提供稳定的抓地力。沥青路则可借助添加防滑材料来增强路面的防滑特性,同时,其较深的颜色在夜间行车时具有更好的辨识度,有助于驾驶员清晰辨别道路轮廓,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若面临交通繁忙的重载交通要道或是对路面稳定性有严苛要求的工业场地建设,水泥路凭借其高强度、高稳定性等特性理应成为首选;而倘若项目侧重于提升行车舒适性、追求快速施工与便捷修复的城市或景观道路规划,那么沥青路则更能契合需求,彰显其独特价值。”
凌郎稍作思索道:“这两种材料何处能获得?”
凌小萌道:“先讲讲沥青的获取吧。那就是寻找天然沥青矿和石油渗出物。
在这个时代寻找天然沥青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是观察自然现象。天然沥青矿有时会有沥青渗出地表的情况,这些渗出的沥青可能在地面形成黑色、黏稠的油状斑块或小油池。在山区或者地质构造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可以留意山谷、山坡、山脚等地方是否有这种黑色物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