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尘道:“凌姑娘过谦了,虽非稀世珍茗,但经姑娘之手,别有一番风味,我想即便是粗茶淡饭,在这桃源盛景之中,亦能品出世间至味。”
“哈哈,你太高看我了。”凌小萌盈盈笑道。
突然,萧逸尘目光带着几分期待,问道:“听说你盖了新居,用了许多新奇的材料,可否带我一观?”
凌小萌摆了摆手,说道:“不是什么新奇材料,只不过对你们而言有点新奇罢了。公子若是好奇,那就随我来,我带公子参观一番。”
于是,两人结伴同行,向着凌小萌的新居款步而去。一路上,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草的芬芳,似在为他们的前行增添几分惬意与悠然。
很快便抵达盖房的工地。萧逸尘放眼望去,此处位于山林幽僻之处,一座工艺精湛的二层小楼正拔地而起,虽未上梁,却已初显桃源梦居之韵。
小楼主体架构初成,青瓦待铺,仿若墨云欲栖;白墙已立,恰似素绢初展;飞檐斗拱雏形初具,古韵隐现。正房规划居坎位,设计轩敞,未来将有雕花卧榻伴罗帐锦衾,书斋亦会墨香四溢,厅中八仙桌与太师椅已备,只待就位。客房东西分列,呈拱卫之态,木质门窗拟嵌玻璃,欲使古韵与光明共融。
庭院布局精巧,花园规划于巽位,梅兰竹菊之位已划,小池亦初具规模,待锦鲤嬉游,石桌石凳静候清欢,太阳能灯光线路预埋,将添夜之梦幻。养殖区定在艮位,场地已平,蔬果田处离位,土壤已整,待春日繁花织锦,秋日硕果累枝。下人房于坤位,简净有序,基础已筑。
更有回廊设计曲折,花窗样式选定,管道化粪池规划在建,现代厕所将采用照明通风系统,力求雅致无异味。此宅汇聚古风与现代便捷之思,建成之后,定成岁月温良、笑语欢歌之胜境。
一圈下来,萧逸尘不禁击节赞叹,目光中满是倾慕与神往。“小萌,此屋未竟,已令吾心驰神往,仿若仙宫临世,将落凡尘。其设计之巧,融奇思妙想于方寸,纳乾坤于一宅。青瓦白墙,飞檐斗拱,见者必醉于古韵;回廊花窗,先进设施,闻者皆惊于巧思。待功成之时,定是风华绝代,桃源有境亦失色,仙境无名可堪伦。居于此,可揽四季风月,可品岁月幽情,实乃天赐福泽,人间至珍,愿时光速转,早睹其盛景,共赴此雅韵幽居之约。”
凌小萌抬眸远望,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与期待:“快了,至多半月内,整体便能完工。届时,这方天地将以全新之姿,傲然呈现于世间,所有的心血与构想,都将化作可触可感的真实。”
这时,负责盖房的几名工头听闻凌小萌前来,匆忙赶至此处。他们一眼瞧见萧逸尘,神色瞬间变得恭敬起来,刚要屈身行礼,萧逸尘微微抬手,轻声说道:“无需多礼,既在此处,便入乡随俗。诸位只需将分内之事尽心做好,便是对这宅邸建造最大的尽责。”
工头们闻言,赶忙直起身来,为首的一位工头清了清嗓子,汇报道:“公子,小姐,目前工程进展颇为顺利。主体结构已然稳固,正房的墙体已砌至二层大半,客房的框架搭建也即将完成。庭院之中,花园的土地已平整完毕,正依照规划挖掘小池,养殖区与蔬果田的围栏也在逐步搭建。几日后便可进入收尾工作。”萧逸尘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满意:“如此甚好,有劳诸位。”
其中一位工头满脸堆笑,言辞恳切而又恭敬地说道:“公子谬赞且太过客气了,能参与营建如此精妙绝伦之宅子,实乃我等之荣幸,且在此过程中,于建筑技艺与古风雅韵之领略方面,皆是受益良多。请公子放心,吾等必当竭尽心力,以匠心雕琢每一处细节,定要将这宅子建得尽善尽美,毫无瑕疵,方不辜负凌姑娘之期许厚望。”工头们打完招呼,便匆匆返回岗位,继续忙碌去了。
工头们心中皆有所思量。离远了悄声议论着一人道:“那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然也会来到这个小山村。还和凌姑娘这样的能人认识。看着两人男才女貌,定有夫妻相。”
另一人道:“看着两人很是熟稔,说不好,凌姑娘就是未来的萧王妃。”
一人意味深长道:“我看这小王爷,追妻路漫漫呀!”
领头打断几人的窃窃私语道:“都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议论的不要议论。主子的事哪轮得到咱们说三道四。”
凭借凌小萌的敏锐耳力,那几人的谈话声毫无遗漏地钻进她的耳朵。她暗自思忖:“我很难追?也不知道他打算何时向我坦白身份。可别让我等太久,不然后果,呵呵~”
“主人无需多虑,他此次归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你。”系统恭敬地说道。
“暂且不提感情之事,日后那利国利民的计划可还得仰仗他。若彼此契合,便结为良缘;若不相宜,做一世的生意伙伴倒也无妨。让我多赚些功德也不错。”凌小萌淡然说道。
“主人此举深谋远虑,实乃明智之举!”系统钦佩地回应道。
视察完房屋建造进度,凌小萌邀请萧逸尘及其随从登上大巴。她说道:“萧公子,此次搭乘大巴,一来你可以感受其速度与道路的平整舒适;二来,这修路背后大有深意。” 凌小萌顿了顿,接着说,“修路旨在打通区域脉络,加强各地联系,日后商贸往来频繁,必能带动周边经济蓬勃发展,沿线的资源得以开发利用,诸多产业也会应运而生,为本地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与机遇。
此路的尽头毗邻大海,这一地理优势可使丰富的海产品能够更迅速地运往内地销售,大幅缩减运输时间与成本。与此同时,内地的各类土特产也可借此通道高效地向外输出,促进区域间的商品流通与经济互补,为两地的商贸往来开辟便捷的新路径。”
萧逸尘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思索与赞赏:“此路若成,确如一条灵动的商贸纽带,将海与陆紧密相连。海产品可及时奔赴内地餐桌,丰富百姓饮食,内地的珍宝亦能走向四方,传扬声名。不仅能惠泽百姓生计,充盈各方钱袋,更能让两地文化风俗随货物交流而相互交融,于无形中编织起更为厚重的情谊网络,其意义深远,功在社稷。”言罢,他望向窗外道路延伸的方向,似已预见那车水马龙、繁荣昌盛的未来景象。
转瞬之间,大巴车便风驰电掣般地从路的这端抵达那端。短短几分钟的车程,已然跨越了二十多里的路程。萧逸尘端坐于车内,一路上内心波澜起伏,思绪万千。望着车窗外迅速掠过的风景,他对大巴车这一神奇的交通工具愈发感到好奇,心中不禁思索着它究竟是凭借何种精妙构造与强大动力,方能达到如此惊人的速度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