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既然秦军今晚必到,我军现在要如何应对?(2 / 2)

“对,本王子正是这般设想的。” 姬卓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仿若能洞悉未来,“只是目前,我们急需时间装备和训练至少两千骑兵,方能有十足把握击溃秦军。”

他的声音沉稳中透着一丝急切,仿若一位与时间赛跑的行者,深知每一分每一秒的珍贵。

张虎瞪大了眼睛,仿若听闻了天方夜谭,满脸不可思议,追问道:“就算骑兵大成,区区两千骑兵,如何能击溃一万五千秦军呢?”

“《孙子兵法》在虚实篇中有云:‘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姬卓负手而立,身姿挺拔,仿若一位传道授业的大儒,侃侃而谈,

“秦军虽兵力众多,但若包围洛邑,必然分兵三路,届时,每路平均不过五千秦军。

我军骑兵经革新之后,战力大增,对抗秦步卒,足以做到以一敌四。如此算来,两千骑兵的战力,基本等同于八千步兵。

更何况,我军这冲阵骑兵战法,秦军从未见识过。即便他们一万五千士兵集中一处,我骑兵呈线形冲击,实则在冲击路径上所接触到的秦军,不过寥寥数百而已!

再配合狙杀秦军统帅,随即对敌中军发起冲锋,秦军焉能不败?” 他的一番剖析,仿若一道强光,穿透层层迷雾,让众人恍然大悟,对未来的战局充满了信心。

虞季仿若被一道电流击中,瞬间捕捉到一个惊掉下巴的信息,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卓王子,你看过《孙子兵法》?!!” 那声音中满是震惊与崇敬,仿若发现了稀世珍宝,不敢置信自己的耳朵。

姬卓微微一笑,仿若春风拂面,谦逊道:“二百年前孙武所着,本王子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参详其意。因其行文流畅,故而能够全文背诵,默记于心。

正是凭借此书,本王子方能料算天时,预知风雨,也才有了上次对秦军的大胜!”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自豪与欣慰,仿若一位传承绝学的智者,将智慧之光播撒人间。

虞季听闻此言,激动得双膝跪地,仿若一位虔诚的信徒,面对神明顶礼膜拜:“大周之幸,有此兵法传承!难怪卓王子能将秦军优劣,乃至统帅心理都分析得入木三分。从今往后,末将对卓王子之令,绝无半点质疑,无论是否明白其中深意,定当坚定不移地执行命令。”

他说得情真意切,仿若立下了一生的誓言,眼中满是忠诚与决绝。

孙大壮和王大奎站在一旁,仿若两个懵懂的孩童,面面相觑,皆是一脸懵逼。

“什么是孙子兵法?” 孙大壮挠了挠头,仿若听闻了外星语,满脸困惑。

“听千夫长这意思,好像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王大奎也是一头雾水,仿若置身于知识的荒原,找不到方向。

虞季见此,起身笑道:“两位兄弟,这孙子兵法乃是一个叫孙武的人所写,此人厉害非凡,仅仅率领三万吴国军队,就攻破了当时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强国楚国都城郢都。”

他说得绘声绘色,仿若亲眼目睹了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眼中满是向往与崇敬。

孙大壮和王大奎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听闻三万与三十万的悬殊对比,心中亦是震撼不已。

“嘿嘿,怪不得,卓王子说什么,卑职都觉得有道理,原来是书上说的呀。” 孙大壮挠了挠头,仿若一个恍然大悟的学生,憨笑着说道。

王大奎见状,讥笑一声:“你五大三粗的,能明白卓王子所想?真能耐你的。” 话语间,满是调侃与嘲讽,仿若两个孩童在打闹嬉戏。

伍甲站在一旁,仿若若有所思,问道:“卓王子,这些武器改进都是兵书里的吗?” 他的声音轻柔,仿若生怕惊扰了众人的思绪,带着一丝探寻与好奇。

姬卓微微一愣,他自是无法直言这些武器图皆源自后世宋朝《武经总要》里汇总的历代武器制作图纸,只能微微点头,含糊其辞:

“书中只有武器原理,改进是本王子自己总结的。”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仿若一位守着秘密的智者,巧妙地应对着众人的疑问。

虞季此时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再次问道:“卓王子,既然秦军今晚必到,我军现在要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