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廷玉的反击
另一边,张廷玉与刘统勋也开始密谋对策。他们意识到,单凭个人力量很难撼动乾隆帝的决心,于是决定联合其他不满现状的大臣共同施压。
“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皇上相信政务革新署的存在弊大于利。”张廷玉说道,“如果我们能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或许能够迫使皇上改变主意。”
刘统勋赞同道:“臣有一计。最近江南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贪腐案件,涉及多名地方官员。我们可以借此事件大做文章,声称正是因为政务革新署效率低下,才导致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张廷玉眼前一亮:“好主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打击魏贵妃的威信,还能让皇上重新考虑我们的建议。”
两人商议已定,立即着手准备相关材料,并计划在下次朝会上提出弹劾。
---
#### 朝堂上的风暴
数日后,一场激烈的争论在朝堂上爆发。张廷玉率先发难,将江南贪腐案的责任归咎于政务革新署的无能。他还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试图证明新政实施以来,地方治理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
“皇上,臣恳请撤销政务革新署,并恢复旧制!”张廷玉慷慨陈词,“唯有如此,方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刘统勋紧随其后,补充道:“臣附议。政务革新署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造成了诸多混乱。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国本!”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乾隆帝面色阴沉。他看向站在一旁的魏璎珞,示意她回应。
魏璎珞从容不迫地站了出来:“两位大人所言差矣。江南贪腐案的发生,恰恰说明旧制存在严重漏洞。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方法,只会让问题愈演愈烈。”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政务革新署的成效,不妨看看北方各省的情况。自新政推行以来,当地税收增加了三成,百姓生活也得到了显着改善。由此可见,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是执行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
张廷玉冷笑道:“魏贵妃口口声声说改革有效,为何南方却乱象丛生?难道这不是最好的反例吗?”
魏璎珞淡然一笑:“张大人有所不知,江南地区的复杂程度远超北方。要解决问题,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资源投入。若因一时挫折便全盘否定改革,岂不是因噎废食?”
乾隆帝闻言,缓缓开口:“魏贵妃说得有理。改革之路本就充满挑战,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轻言放弃。至于政务革新署的存废问题,朕会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张廷玉与刘统勋见状,只得悻悻退下。
---
#### 权力的天平倾斜
朝会结束后,魏璎珞回到储秀宫,对傅恒说道:“张廷玉与刘统勋果然按捺不住了。不过,他们的手段太过拙劣,根本不足为惧。”
傅恒点头:“娘娘高瞻远瞩,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接下来,我们是否应该乘胜追击?”
魏璎珞微微一笑:“当然。既然他们主动送上门来,我们就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彻底铲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