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以农为本,农业生产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种植方面,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板结,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遭到破坏,同时,农药残留也污染了周边的水体、土壤以及农作物本身,影响农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在养殖领域,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处理不当,随意排放堆积,不仅散发难闻气味,污染空气,还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引发疫病传播,危害人畜健康;此外,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缺乏有效的协同,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循环,若能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农业与生态和谐共生,必能在保障农业产量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大唐的绿水青山和农业繁荣筑牢根基。
林羽进宫面见李世民,奏道:“陛下,如今我大唐虽昌盛繁荣,然生态农业发展堪忧,种植污,养殖乱,协同缺,长此以往,恐农损境坏,有碍大唐之可持续发展。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加强生态农业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优美,尽显我大唐之重农环保智慧啊。”
李世民听后,深表认同,说道:“林羽,你所言极是,生态农业发展关乎国之可持续发展,朕允你着手此事,望你能打造出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新局面。”
林羽领命后,先是从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入手。在种植方面,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组织农业专家指导农民利用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等进行堆肥发酵,制作出富含养分且环保的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例如引入害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防治蚜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关系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同时,推广间作、套作、轮作等种植模式,合理搭配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不同作物间的养分互补,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养殖领域,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养殖户采用散养、放养等方式,让畜禽在自然环境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增强其体质,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充分利用周边的草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实现畜禽粪便的自然消纳,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配套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如沼气池、化粪池等,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沼气、有机肥料等可利用资源,沼气可用于养殖场的照明、取暖、炊事等,有机肥料则可以供应周边农田使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于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区域内的农业废弃物综合管理平台。协调各方力量,将种植、养殖等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分类管理,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分析废弃物的成分和特性,制定合理的循环利用方案。例如,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燃料、建筑材料等,实现秸秆的多元利用;对于无法直接利用的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如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废弃物循环利用链条,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此外,为了提高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在乡村的主要道路、集市等地张贴生态农业发展宣传标语、图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具体举措以及农民可以参与的方式等内容,让农民了解生态农业发展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乡村的官学、私学中开设生态农业发展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态农业发展观念,让他们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利用说书、唱戏等民间艺术形式,将生态农业发展故事融入其中,让农民在娱乐的同时受到生态农业发展思想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