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潇湘闻鬼哭(2 / 2)

宝玉悄悄对贾母说:“也没什么话说,再说就说到不好的地方了。不如老太太出个主意,让他们行个酒令吧。”贾母侧着耳朵听了,笑着说:“要是行令,又得叫鸳鸯来。”宝玉一听,不等再说,就起身到后面找鸳鸯,说:“老太太要行令,叫姐姐去呢。”鸳鸯嘟囔着:“小爷,让我们好好喝杯酒不行吗,干嘛又来捣乱。”宝玉笑着说:“真的是老太太说的,跟我可没关系。”鸳鸯没办法,只好说:“你们先喝着,我去去就来。”就到贾母那边。老太太问:“你来了,行个什么令呢?”鸳鸯想了想说:“姨太太年纪大了,不想太费神,不如拿出令盘骰子来,大家掷骰子赌输赢喝酒,按掷出的曲牌名来。”贾母点头说:“行。”就叫人把骰盆放在桌上。鸳鸯说:“用四个骰子掷,掷不出名儿的罚一杯,掷出名儿了,每人喝的杯数再看掷出来的点数定。”众人都说:“这简单,我们跟着玩。”鸳鸯先打点儿。众人让鸳鸯喝了一杯,从她开始数,正好是薛姨妈先掷。薛姨妈掷了一下,是四个幺。鸳鸯说:“这有名堂,叫‘商山四皓’。年纪大的喝一杯。”于是贾母、李婶娘、邢王二夫人都该喝。贾母举起酒杯要喝,鸳鸯说:“这是姨太太掷的,还得姨太太说个曲牌名儿,下家接一句《千家诗》。说不出就罚一杯。”薛姨妈苦笑着说:“你又来为难我,我哪说得上来。”贾母忙说:“不说就太冷清了,还是说一句的好。下家就是我了,要是说不出来,我陪姨太太喝一杯。”薛姨妈想了想说:“我说个‘临老入花丛’。”贾母点头称赞:“将谓偷闲学少年。”说完,骰盆轮到李纹,她掷了两个四两个二。鸳鸯说:“这也有名,叫‘刘阮入天台’。”李纹接着说:“二士入桃源。”下家李纨马上说:“寻得桃源好避秦。”大家又喝了一口。骰盆又到贾母跟前,掷了两个二两个三。贾母问:“这要喝酒了?”鸳鸯笑着说:“有名儿的,这是‘江燕引雏’。众人都该喝一杯。”凤姐开玩笑说:“雏是雏,可飞走不少了。”众人都瞪了她一眼,凤姐赶紧闭嘴。贾母笑着说:“我说什么呢,‘公领孙’吧。”下家李绮接道:“闲看儿童捉柳花。”众人都说好。宝玉早就想说话,可令盆一直轮不到他,好不容易到了跟前,他掷了一个二两个三一个幺,自己也愣住了,问:“这是什么?”鸳鸯笑着说:“这是个‘臭’,先喝一杯再掷。”宝玉只好喝了又掷,这次掷了两个三两个四,鸳鸯打趣说:“有了,这叫‘张敞画眉’。”宝玉知道是在打趣他,脸一下子红了,宝钗的脸也红了。凤姐不太懂,还催着:“二兄弟快说,下家是谁。”宝玉知道不好说,干脆说:“罚了罢,我也没下家。”令盆轮到李纨,她掷了一下。鸳鸯说:“大奶奶掷的是‘十二金钗’。”宝玉一听,跑到李纨身旁去看,只见红绿对开,忍不住说:“这个好看。”忽然想起十二钗的梦,心里一阵难过,呆呆地回到座位上,心想:“这十二钗说是金陵的,怎么家里这些人现在七零八落就剩这几个了。”又看看湘云、宝钗,虽说都在,可黛玉却不在了,心里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怕人看见,就借口身上燥热,脱了衣服,挂了筹出去了。史湘云看宝玉这样,以为他掷不出好的,被别人占了先,心里不开心就走了;又觉得这个令没趣,有些厌烦。李纨见大家都没兴致,就说:“我不说了,人也不齐,罚我一杯吧。”贾母也觉得:“这个令不热闹,算了吧。让鸳鸯掷一下,看看能掷出个什么。”小丫头把令盆放在鸳鸯跟前。鸳鸯掷了两个二一个五,还有一个骰子在盆里转,鸳鸯叫着:“不要五!”可那骰子偏偏转出一个五来。鸳鸯叫着:“哎呀!我输了。”贾母说:“这不算什么吧?”鸳鸯说:“名儿有,可我说不上曲牌名。”贾母大方地说:“你说名儿,我来编。”鸳鸯说:“这是浪扫浮萍。”贾母略一思索:“这也不难,我给你说个‘秋鱼入菱窠’。”鸳鸯下家是湘云,湘云马上说:“白萍吟尽楚江秋。”众人都夸:“这句很妙。”贾母说:“这令完了。咱们喝两杯就吃饭。”回头一看,见宝玉还没进来,就问:“宝玉去哪儿了,还不来?”鸳鸯说:“换衣服去了。”贾母又问:“谁跟着去了?”莺儿忙上前说:“我看见二爷出去,叫袭人姐姐跟去了。”贾母和王夫人才放心。

等了一会儿,王夫人叫人去找。小丫头到了新房,看见五儿在插蜡。小丫头问:“宝二爷去哪儿了?”五儿说:“在老太太那边喝酒呢。”小丫头着急地说:“我刚从老太太那儿来,太太叫我来找的。哪有在那儿还让我来找的道理。”五儿也疑惑地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你到别处找找吧。”小丫头没办法,只好回来,路上碰到秋纹,问道:“你看见二爷去哪儿了?”秋纹也在找,说:“太太们等他吃饭,他这时候去哪儿了呢?你快去回老太太,别说不在家,就说喝了酒不太舒服,不吃饭了,躺一会儿再来,请老太太们先吃饭。”小丫头照话回了珍珠,珍珠又回了贾母。贾母说:“他本来吃得少,不吃也罢。让他歇歇。告诉他今天不用过来了,有他媳妇在呢。”珍珠对小丫头说:“你听到了?”小丫头答应着,不好明说,就在别处转了转,说告诉了。众人也没在意,吃完饭,就散坐着聊天。

且说宝玉心里难受,走了出来,正不知道去哪儿,袭人追上来问怎么了。宝玉说:“没什么,就是心里烦。不如趁他们喝酒,咱们去珍大奶奶那儿逛逛。”袭人道:“珍大奶奶就在这儿,去找谁?”宝玉说:“不找谁,看看她住的房子怎么样。”袭人只好跟着,一边走一边说。走到尤氏那边,有个小门半开半掩,宝玉不想进去。只见看园门的两个婆子坐在门槛上聊天。宝玉问:“这小门开着吗?”婆子说:“平时不开。今天有人说,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所以开着门等着。”宝玉慢慢走过去,果然看见腰门半开,就想进去。袭人忙拉住说:“别去,园里不干净,好久没人去了,别碰到什么东西。”宝玉借着酒劲说:“我不怕。”袭人死死拉住不让他去。婆子们上来说:“现在这园子挺安静的。自从那天道士捉了妖,我们摘花、打果子经常走。二爷要去,我们跟着,这么多人怕什么。”宝玉一听高兴了,袭人也不好再阻拦,只得跟着。

宝玉进了园子,只见满眼凄凉,花木枯萎,好些亭馆的彩色都掉得差不多了。远远瞧见一丛竹子长得还茂盛。宝玉心里一动,说:“我生病那阵儿出了园子住在后边,好几个月不让我进来,这一会儿工夫就变得这么荒凉。你看那几竿翠竹绿油油的,这不是潇湘馆嘛!”袭人道:“你几个月没来,连方向都忘了。咱们光顾着说话,不知不觉都走过怡红院了。”说着回过头用手指着,“这才是潇湘馆呢。”宝玉顺着袭人的手一看,“哎呀,可不是走过了!咱们回去看看。”袭人道:“天晚了,老太太肯定等着吃饭,该回去了。”宝玉不吭声,沿着旧路一个劲儿往前走。

其实宝玉虽说离开大观园快一年了,哪能真忘了路。只是袭人怕他见了潇湘馆,想起黛玉又伤心,所以故意哄他。哪知道宝玉一门心思就在潇湘馆里。袭人见他急着往前走,只好跟上,见宝玉站着,好像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就问:“你听到什么了?”宝玉说:“潇湘馆里好像有人在哭,怎么会没人!”袭人道:“你听错了。平常你到这儿,常听见林姑娘伤心,所以现在才会这样。”宝玉不信,还想听。婆子们赶上来,着急地说:“二爷快回去吧。天晚了,别的地方我们还敢走走,就是这儿路偏,又听说林姑娘死后常有人听到哭声,所以都不敢来。”宝玉和袭人一听,都吓了一跳。宝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说:“可不是。林妹妹,林妹妹,是我对不起你啊!你可别怨我,都是父母做主,不是我变心。”越说越难过,大哭起来。袭人正没主意,秋纹带着人赶来,对袭人埋怨道:“你胆子可真大,怎么敢领二爷到这儿来!老太太、太太他们到处找,刚才腰门上有人说你和二爷来了,可把老太太、太太吓坏了,骂了我一顿,叫我带人来找,还不快回去!”宝玉还在痛哭。袭人顾不上他哭,和秋纹两人拉着他就走,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说老太太着急。宝玉没办法,只好回去。

袭人知道老太太不放心,把宝玉送回贾母那儿。众人都还没散。贾母沉着脸说:“袭人,我一直觉得你懂事,才把宝玉交给你,怎么今天带他到园子里去!他病刚好,要是碰到什么,又闹起来,可怎么办?”袭人不敢辩解,低着头不说话。宝钗看宝玉脸色不好,心里也担心。还是宝玉怕袭人受委屈,说道:“大白天的怕什么。我好久没到园子里逛逛了,今天趁着酒兴走走。哪会碰到什么呢!”凤姐在园子里吃过亏,吓得寒毛都竖起来了,说:“宝兄弟胆子也太大了。”湘云笑着说:“不是胆大,是实心眼。不知道是去会芙蓉神了,还是找什么仙人去了。”宝玉听了,也不答话。只有王夫人急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贾母叮嘱道:“你到园子里没吓着吧?这次就算了,以后要逛,多带几个人。不然大家都不安心。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过来,我再想法子让你们乐一天。别再因为这个出什么事。”众人听了,向贾母告辞出来。薛姨妈到王夫人那儿住下。史湘云留在贾母房里。迎春去惜春那儿了。其他人各自回去。只有宝玉回到房里,唉声叹气。宝钗知道他为什么叹气,也不搭理他,就怕他一忧愁,老毛病又犯了,就到里间叫袭人来,仔细问问宝玉在园子里的情况。